好文收录学会学习高效

五大策略让你摆脱学习的痛苦(二)

2016-04-07  本文已影响3143人  自我进化之旅

之前的那篇《五大策略让你摆脱学习的痛苦(一)》被推荐上了首页,而且阅读量达到了5000+,收到了近400个喜欢,这真的让我受宠若惊。要知道,我都好久没有上首页了。

不过,通过这次经历,我也确实意识到,好的文章真的是有感而发,当你真心的把自己认为很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的时候,大家会喜欢的。

上一篇文章,就是我在看《把你的英语用起来》这本书时,真心觉得作者写的太好了,戳中了我的痛点,我想,应该也戳中了大多数人的痛点,于是临时决定利用午休的时间,写了那篇分享,结果收到了很多好评。

上一篇文章结尾,我说如果大家喜欢,我会继续写下去,现在我来实现诺言了。

 

《把你的英语用起来》

策略四: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

每个人都非常容易过于乐观地估计“明天的自己”,而没有把“现在的自己”抓紧——很多事情就都推到了明天或者下一秒。

于是,拖延症开始了,因为未来在年轻的自己看起来似乎无限长,可等你到60岁时猛然发现,一事无成。

所以,当你决定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列个计划都要好几天。

事实上,所有计划都是你自己调节的,只需要花上5分钟写上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后从最容易的那件事开始做就可以了。

我很赞同作者“立即行动”的观点,而且,觉得这是对付各种拖延症的最好方法。该做的事情还没做,别整没用的,直接去做就好了。

其实,还有一群人,他们拖延是因为内心或多或少有一点完美主义的倾向,总是觉得自己的准备还不够充分,等自己充分准备好了再开始做,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说实话,自己就有这种一点这种倾向,在做事之前总是要准备这、准备那,等到再拖下去时间就来不及了,才开始。

就拿我写论文来说,还没弄清楚自己的问题呢,就开始准备看《文献管理与搜集》的公开课,看各种关于论文写作的书,你说这有用吗?

肯定有一定作用,但是,在自己的研究问题都还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研究这些工具,真的合适吗?

其实,我后来才意识到,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再针对具体问题去请教别人或是上网搜索,需要什么学什么,就可以了。

我想其他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可能等到做足了一切准备,才开始做一件事。

而且,在没有真正做之前,我们也并不知道怎样准备才是最完善的。

总结来说,“立即去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在“做”的过程中“学”,只学自己需要的,那些不太需要的可以等以后再学,从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也避免不必要的拖延。

二是学习效率更高,学东西的速度更快,有句话说“需求是最好的老师”,我对这句话非常赞同。

很多毕业后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工作一年学的东西比在大学四年学的都要多,这不就是需求驱动嘛!

所谓的“减肥励志”图片

策略五:要主动养成正面的自我激励模式

上面的“减肥励志图”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很多减肥的妹子都会拿类似的图片来激励自己,但是,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激励模式!

拿这种图片当屏保的减肥党,赶快换了吧!

作者认为,要养成长期性的自律性行为,大家应该更有意识地给自己正面的激励,坚决避免自怨自艾和自我辱骂式的监督模式。

国外的数据也显示在充满正面鼓励的环境下长大的小孩比在充满咒骂环境下长大的小孩更亲近人、更容易和人相处,能力更强,人生更加顺利。

一般来说,正面性的自我激励方法,需要注意这三个方面:

 

我要!

(1)首先要避免“不要……”的口号,而应该说“要……”的口号

做个测试,请你现在不要想象一头大象戴着个绅士帽,满面微笑,笑容猥琐地在天上飞。

你失败了,因为你还是忍不住想象了。

同理,当你喊口号激励自己的时候,“不要放弃”,其实就是不停地给自己心理暗示,让“放弃”这两个字在脑袋里面根深蒂固。

你应该对自己说:“要坚持到底,要坚持到底!”根本就不要在脑袋里想“放弃”这个词。

再比如,“不准吃零食”的口号改成“保持空腹感,保持空腹感,一日只吃三餐,一日只吃三餐”会更好些。

所以从今天开始,就要把任何负面的口号和情绪全部都改成正面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高中的语文老师,我们高考时有关于多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题,一般老师都会在学案上写出正确的和错误的,让你进行区分。

但是我们老师就不这样,她只让我们看正确的,从来不让我们看错误的。

她说,如果两个都看了,到时候你就分不清哪个是正确,哪个是错误的了。

因为老师的这种方法,我们班同学基本不会在这种题目上丢分。毕竟,我们脑袋里只有一种正确的答案。

2)使用沉溺性的自我奖励机制

 

随时奖励自己

在你一开始列计划的时候,一定会意识到,中断计划的情况肯定会发生,但是绝对不要以此来自责,让负面思想、充满脑袋,你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建立自我奖励机制。

阶段性目标根据大小,可以建立不同的奖励机制:

比如说学英文,你可以说自己两周努力把音标学完,然后周末就什么也不做,去商场痛快逛半天,给自己买件衣服;

比如说减肥,每天一个小时,坚持锻炼和控制零食,两个月之后,可以奖励自己一顿大餐,然后设定更高的目标,再去坚持锻炼三个月后,再来奖励自己一次;

比如说要每天坚持看书考研,但是一看书就犯困,这个时候不要责备自己,而应该换个思维,对自己说,这个下午我坚持把书看完,晚上就吃顿好的,我考上了,就给自己放一个月假,好好旅游。

这种自我激励就代表:我要做好某事,然后就可以如何如何,而不是我不该做什么,一旦做了我真没用,真是狗屎。

毫无负面情绪影响,人生过得才更加轻松,而且成长得更好,更容易完成自己的目标——这个才是良性循环。

这其实让我想到了玩游戏,虽然我平时不玩游戏,但是却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玩,尤其是一些在我看来很没意思的游戏。

后来,看过一点心理学的书,就知道了,人们喜欢正面反馈,而且是采取某种行为之后,立刻收到的正面反馈。这样的正面反馈最容易让大家产生成就感,从而重复之前的行为了。

玩一局游戏很快就结束了,你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结果,我通关了吗?我得了多少分?

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你会一直收到各种礼包、金币之类的奖励,成就感爆棚的你,当然会选择再来一局。

但是学习呢?

在短时间内,起码是玩一局游戏这样短的时间内,我们是看不出效果的,也没有人给我们很多奖励,所以我们会乐此不疲地玩游戏,却很难乐此不疲地学习。

但是,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不就可以改变现状了吗?

通过以上说的,制定阶段性目标,及时奖励自己,加上偶尔的小测验,或是翻看平时的笔记,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成就感,从而可以更好的坚持下去。

3)要坚决杜绝自我辱骂式的良心谴责办法

心智

觉得自己很没用……

累什么的都不是借口

你上午踩着高跟鞋逛了俩小时你怎么不喊累

你洗澡洗两个钟头你怎么不喊累

看几分钟音标你居然就睡着了,

音标是催眠的啊啊啊?你妹!

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我)在自己没有完成制定的计划的时候,都有可能对自己进行类似的自我谴责。

然而,这种自我辱骂的模式,只能不停地给自己消极反馈,最终使你的学习越来越糟糕。

对一个开始养成好习惯的人来说,心智肌肉力量是很薄弱的,所以失败的情况都是非常正常的。

最重要的是,你失败往往并不是因为自制力不强,而是因为计划得不切实际。

一开始进行某种技能训练的人是不可能把所有娱乐玩耍的时间全部都排出去的,看着书睡着了的情况也是肯定会出现的,而自责、自骂只会加重负面情绪。

而按照人类的天性来说,看着书睡着了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你只能接受,顺应天性,而不是自我辱骂和打击。如果你老是这么辱骂自己和自我咆哮,其实跟自暴自弃一样可怕。

你的心智就好像一件宝物,你应该去小心地呵护它、灌溉它,这样它才能慢慢变得强健。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爱护自己,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而自我辱骂是不可能让你变得强大的。

我是从李笑来老师那里,知道“心智”这个词的,当时感觉很震惊,但是后来就习惯了,很多名人在书中,尤其是自我管理类的书中,都会提到心智。

百度中的解释是,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根据指导其行为。

说白了,就是思维方式,而我们都听过“思路决定出路”。

所以要进步,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总结:

五大策略:

(1)避免社交网络的干扰

(2)用记笔记来进行自我监控

(3)从小的目标开始,牢记循序渐进的道理

(4)养成立即行动的好习惯

(5)绝对不要以自我辱骂的方式进行激励,保持正面奖励机制

五大策略分享完了,对前三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转到五大策略让你摆脱学习的痛苦(一)

在我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绝不应该毕业后就把学习放下了。

想想看,工作了,要学习职场技能;谈恋爱结婚,要学如何与爱人沟通;有了孩子,要学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就像李笑来老师说的,我这一辈子只有一个职业--学生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朋友或转载到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简信联系作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