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CL五维教...关于五维的那些事儿

《创新者的窘境》【引言】

2019-02-17  本文已影响9人  致知安安
《创新者的窘境》【引言】

一、 本书主要内容:

1. 领先的企业在遭遇某种形式的市场变话和技术变革时,为什么无法继续保持他们的行业领先地位?

书里面讨论的不是一般性的企业,而是在行业领域中处于优势甚至领先地位的企业,他们管理良好,锐意提高竞争力,认真倾听客户的意见,积极投资新技术研发,却仍然丧失

2. 创新失败的规律?

3. 如何应用这些规律。


二、 本书宗旨:

在缓慢发展或快速变化的环境下,为制造业热服务业管理者,学者提供帮助。


三、 【失败悖论】:

导致企业失败的决策,恰好是在领先企业被广泛誉为世界上最好的企业时做出的。两种解释:

1. 管理不善,又遭遇金融危机时失败。

2. 管理极致,但成功是埋下失败的种子。


四、 书中的关键定义:

1. 【技术】:一个组织将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技术,转化为价值更高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2. 【创新】:某项技术发生的变化。


五、 【失败框架】中的三个发现:

1. 【延续性技术】【破坏性技术】之间存在着重大战略性差异。

1) 【延续性技术】:

A. 根据主要市场的主流客户一直以来所看重的性能层面,来提高成熟产品的性能。

B. 最具突破性,最复杂的延续性技术,很少导致领先企业的失败。

2) 【破坏性技术】:

A. 破坏性技术会导致产品性能降低。

B. 给市场带来了以往截然不同的价值主张。

2. 市场需求轨道与技术改善轨道:技术进步的步伐可能会而且经常超出市场的实际需求。

3. 破坏性技术与合理投资:成熟企业的客户和财务结构更加偏重于投资看上去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项目。


六、 利用破坏性创新的原则:

奇怪的现象:面临破坏性技术变革时,正是良好的管理方法加速了成功企业的失败。所以,企业可以擅用这些原则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1. 原则一:【资源依赖理论】:企业的资源分布取决于客户和投资者。

在客户产生相关需求之前,企业很难投入足够的资源来发展破坏技术。但当客户产生相关需求时,一切为时已晚。

对策:设立独立机构,专门面向破坏性技术独立开展新业务。

2. 原则二:小市场并不能解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

破坏性技术通常会推动新市场的产生。“先行”企业取得成功并逐渐发展壮大,它们进入更新的小型市场的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而这些小市场注定将在未来发展为大市场。

3. 原则三:无法对不存在的市场进行分析。

对策:用“基于发现的规划”应对破坏性技术。

4. 原则四:机构的能力决定了它的局限性。

机构的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流程;二、机构的价值观。

5. 原则五:技术供应可能并不等同于市场需求。

企业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开发具有更大竞争力的产品,但随着竞相参与更高性能、更高利润市场的竞争时,它们所追逐的高端市场、提高产品性能的速度,已超出老顾客的实际需求。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企业创造了一个低价产品竞争的真空。


《创新者的窘境》【引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