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的阴和阳
读《万历十五年》之处就意识到里面提到很多次阴和阳,这极大的加深自己对阴阳的理解。
带着对阴和阳的追寻,通读了第二遍。不幸的是《我的大历史观》和《辽东战役》两篇佳作,因为自己历史功力和兴趣不到家,《我的大历史观》通篇浅读,《辽东战役》意欲留在日后品读。
关于书中提到阴和阳共有一十八处,涉及到的人物和谈论事项也很广泛。将其摘取如下:
1、P47 申时行 阴阳定义
他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人们不能告人的私欲称为“阴”。
2、P49 申时行对待阴阳的方式
与其暴露个人的阴,毋宁提倡他们的阳。
3、P56 申时行文官的双重性格
虽称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
4、P58 万历皇帝对众官弹劾申时行的思考
用“阴”来解释检举参劾的真实用意,另有其“阴”——拥护王锡爵担任首辅。
5、P66 万历皇帝视角的阴和阳
他(万历)在张居正事件以后,他明白了别人也和他一样,一身而具有“阴”、“阳”的两重性。有“阳”则有“阴”,既有道德伦理,就有私心贪欲。这种“阴”也绝非人世间的力量所能加以消灭的。
6、P78 申时行调和阴阳两极的方针
文官的双重性格发展的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以自我牺牲自许;一方面,体制上又存在那么多的罅隙,给这些人以那么强烈的引诱。
他(申时行)所说的“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就变现了他调和这阴阳两极的方针。他无意于鼓励不法,但也不能对操守过于认真。
7、P80 万历皇帝视角对“皇位”的剖析
皇位是一种制度,他朱翊钧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人。一登皇位,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的规范,但是道德规范的解释却分属于文官。他不被允许能和他的臣僚一样,在阳之外另外存在着阴。他之被拘束是无限的,任何个性的表露都有节能被指责为逾越道德规范。
8、P108 申时行和万历阴阳斗法之禁军操练
老成练达的申时行善于洞察事情的阴和阳。他知道,道德不过是借口,问题的症结是廷臣的安全感。真相既明,他就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不事张扬,悄悄地和宦官们谈判。
万历皇帝比他申先生又更高一手,已经看透了这种斗争的真情实相,知道自己生气都属无效,莫若用“无为”的办法,对付所有的纠缠,因之消极也越来越彻底了。
9、P120 众人对海瑞的批判——关于阴阳
这样的人不会相信为人处世应该有阴阳的分别,他肯定会用她自己古怪的标准要求部下和上司。对他应该怎么分派呢?看来比较稳妥的办法是让他升官而不让他负实际责任。
10、P121 海瑞对阴阳的运用
(海瑞在自我鉴定的奏折中表述)于是海瑞在奏折中说:陛下既然赦免了我的死罪,又对我破格擢升,在所有的文臣之中,没有一个人会比我更迫切地要求报答陛下的恩典。接着,他谦虚地声称自己才浅识疏;又接着,他表示自己现任的职务只是专管查看呈奏给皇帝的文书,看罢以后原封发送,既无财政责任,又用不着下左右全局的决心,但是连这样一个位置还不称所职,所以步入干脆把我革退。
这样看来,海瑞并不是完全不懂得阴阳之道的精微深奥。他阳求罢免,阴向管理人事的官员要挟:如果你们真的敢于罢黜我这样一个有声望的、以诤谏而名著天下的忠臣,你们必然不容于舆论;如果不敢罢黜我,那就请那么分派给我能够实际负责的官职。
11、P124 张居正对海瑞希望其主持公道的回复
以委婉的语句阳作同情、阴为责备的修辞方式,这是我们的文人所擅长的技巧。
12、P127 徐阶结局的阴阳解读
然则像大地主徐阶那样无限地扩充家产,巧取豪夺,则不能不与文官集团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激起民愤,威胁了整个的官僚政治。无论出于阴,还是出于阳,文官集团都不能允许他如是地独占利益,为所欲为。
13、P137 海瑞结局的阴阳启示
为什么可以镇雅俗、励颓风的节操偏偏成为当局任事的障碍?可见我们帝国的政治措施至此已和立法精神脱节,道德伦理是道德伦理,做事时则另有妙法。再要在阴阳之间找出一个折衷之点而为公众所接受,也就越来越困难了。
14、P151戚继光操练技术分解的阴和阳
操练技术的主要着眼之点,可以说是用“辩证法”的原理来分解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有相对的两个方面:身体有防盖和没有防盖的两个部分;一种姿势有动和静、正面和侧面的两种因素;有攻击则同时有防御。总而言之,既有阴又有阳,有阳亦必有阴。
15、P160 张居正处理矛盾之阴阳并存
(张居正对文官及武将冲突的处理方式,要求戚继光等务必谦恭退让,不要居功自傲)
张居正的这种做法,表面上是损己益人,具有大政治家的风度;但是仔细研究,却仍是有阴有阳,无助于矛盾的根本解决。
16、P180 李贽对做官目的的认知
他(李贽)以特行卓识而见称于当代和后世,但在这个问题上却和常人有相同的看法,即做官的目的本来就是名利。他的城市在于能够坦白承认这一目的,而不打出去绝私欲、为国为民等高尚的幌子。这就接触到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让每个人公开承认自己的私心,也就是自己的个人打算,以免口是心非而阴阳混淆?
17、P198 李贽对所处时代道德的批判
两千年前的孔孟之道,在过去曾经是领导和改造社会的力量,至此已成为限制创造的牢笼。在道德的旌旗下,拘谨和雷同被视为高尚的教养,虚伪和欺诈成为官僚生活中不可奋力的组成部分,无怪乎李贽要慨乎言之:“其流弊至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
18、P199 文官集团处理内部矛盾的方法——混合阴阳,以达统一
至于在文官集团内部,也无法通过组织系统集中这两万人的意见,必须假借谐音讽喻、匿名揭帖以及讨论马尾巴等离奇的方法,混合阴阳,使大家在半信半疑之间渐趋统一。
阿淼写于2022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