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名著故事——读《中外文学名著简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74269/281b63cbf5013f09.jpg)
《中外文学名著简介》收录了中外三百多部名著,比起世界上浩如烟海的书籍,这本书也只是精选了一羮一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价值来?如果爱好阅读,面对左图右史的书籍如何去欣赏?笔者的体会是,认真分析领会一本好书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去概括它的故事。其目的有三大益处:一是扩大阅读的知识面,增加读书数量,首要是快读,节省时间。二是便于写作的简便和口头表达的便利。三是对于写作者来说,写一个故事可以策划主题,拟定出故事大纲。
第一个益处比较容易理解。笔者着重讲解一下第二个益处。先举以下例子来说明:
中国古代戏剧《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这部传奇故事的主题是,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宗法家长制及其礼教统治的虚伪和暴虐,热情地歌颂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根据该剧的故事线索——杜丽娘为追求爱情的自由而梦、而死、而复生的叛逆过程,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该剧的故事。
一句话概括可以分为两种句型。以《牡丹亭》为例:
第一种——
杜丽娘想要追求自由爱情
概括的句型呈现出人物(行动者),叙述人物的主观需求,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
杜丽娘——人物(行动者)
想要——人物(行动者)的主观需求(内部行动)。
追求自由爱情——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
第二种——
杜丽娘追求自由爱情
呈现人物(行动者),叙述人物的实施行动,实施行动所涉及的客观对象。
杜丽娘——人物(行动者)。
追求——人物的实施行动。
追求自由爱情——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
相比之下,第一种概括句型比第二种概括句型是比较完整的。因为它是含有意识的、情感的主观能动因素。
以中国古代小说故事《西游记》为例:(故事主题论述略去)
第一种——
唐僧设法求取佛经
概括的句型呈现出人物(行动者),叙述人物的主观需求,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
唐僧——人物(行动者)
设法——人物(行动者)的主观需求(内部行动)。
求取佛经——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
以中国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小说故事为例:(故事主题论述略去)
第一种——
人力车夫祥子想要拉上自己的车
概括的句型呈现出人物(行动者),叙述人物的主观需求,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
人力车夫祥子——人物(行动者)。
想要——人物(行动者)的主观需求(内部行动)。
拉上自己的车——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想要生存权利,拉上自己的车。
以外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为例:(故事主题论述略去)
第一种——
丹麦王子发誓报复杀父仇人
概括的句型呈现出人物(行动者),叙述人物的主观需求,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
丹麦王子——人物(行动者)
发誓——人物(行动者)的主观需求(内部行动)。
报复杀父仇人——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
以外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故事主题论述略去)
鲁滨逊想方设法存活在孤岛上
概括的句型呈现出人物(行动者),叙述人物的主观需求,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
第一种——
鲁滨逊——人物(行动者)
想方设法——人物(行动者)的主观需求(内部行动)。
存活在孤岛上——主观需求所涉及的行动对象。
……
以上举例主要是分析说明用一句话概括名著故事,以及用什么样的形式去概括的。使用这样一种概括方法的益处是十分明显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74269/290ec7af906704b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