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事关兴败的大事
节约是事关兴败的大事
段绍译
节约不仅仅是省钱,而是一种美德和品格,更是一种能力,体现了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不仅如此,节约对于提升人的品行和其他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崇尚节约、爱惜钱财正是很多富人成功的诀窍。他们因为节约而成功,因为节约而富有。
懂得节约的人,有追求、有目标、有远见,他们把钱用于创立更有益、更宏伟的事业。
闻名全球的大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一个节约的榜样。他很富有,但他很勤俭。他凭着勤俭的习惯、睿智的大脑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费城创建了第一家医院以及后来发展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费城学院,创建了美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最先组织了消防厅,并远赴法国筹措到了美国打赢独立战争的资金…他的力量和卓越的基础在于他很早就懂得了勤俭。
当然,成功、富有不为名人所垄断,节约也不是名人所独有。节约才能成功,只要你做到了节约,你就能成功。
曾有一个生意人白手起家,家产千万。他有一子,儿子开始求学后,有点特富而骄。这位父亲怕孩子不好好学习反受富贵所害,就与妻子商量,为了儿子的前途,毅然决定结束在大城市里红火的生意,且变卖一切家私,告诉儿子破产了,要回到老家去生活。
于是,夫妻俩在十多年里守着几百万家财而过着贫穷的日子。儿子倒也争气,没有让这对夫妻失望,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对夫妻艰苦十多年,换来了儿子的勤奋好学。
这个“富二代”是幸运的。他的父亲白手起家,深谙节约对于成功的意义,靠节约助他成才。
因为天道酬勤,天佑奋进,节约才能成功,而衰败大多是因为太过奢侈。
节约还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克服困难的能力。
多年前,有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女学生,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大学校园,办完一系列报到手续后,身上只剩下50元钱。于是,她买了一些方便面。随即,她找到相关银行,询问了贷款事宜,又找到学校勤工助学部门,找了一份食堂清洁的工作,这样同时也解决了毎天的午饭。
她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在校园中常能见到她面带笑容、匆匆而行的身影。一年后,她不仅基本为自己解决了学费问题,还获得了奖学金,寄给了在异地读书的妹妹…
也有这么一个女土,她结婚后和丈夫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有一天,她带着丈夫回娘家去。因为过了几年舒适的生活,她很看不惯母亲使用便宜的牙膏、很旧的毛巾,对母亲简朴的生活处处看不顺眼、很不习惯。
一次,单位进行福利分房,要求每户先交11万元。她作难了,自己顶多能拿出3万元,那短缺的8万元怎么办。她平时吃穿用度都要好的,哪有积蓄?她开始着急了,跟老公商量对策,但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正好她母亲当时在她家小住,第二天一早,她母亲就赶着回家去了。
晚上,她母亲又回来了,拿出一个大大的信封,示意她打开。她打开一看,里面装着8万元,正好补足她现在的短缺。母亲说,那是她平日里节约下来的。她这下明白母亲为什么平时生活那么简朴了,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钱到用时方恨少。早知现在,何必当初?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穷奢极欲的人会成功吗?会富有吗?一个仅能谋生却花钱草率的人会有大发展吗?老板不会重用这样的员工,人们不会与这样的人合作,银行也不会贷款给这样的人。
培根曾说:“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内可以过得很好,那么他的开支就不应该超过收入的一半,剩下的应该存起来。”
节约不是小事,而是事关兴败的大事。俗话说得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作者简介:段绍译,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教授的亲传弟子, 北京师范大学MBA导师, 北京邮电大学创业导师, 深圳快乐理财游学苑苑长,九州红娘婚介(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顾问,国际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新浪财经》理财专家,主要研究就业创业、房市股市、民间金融、如何轻松愉快做老板、婚姻家庭及“普通百姓的致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