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父母催眠了我们,还是我们不想“醒来”?
文/小笼包
今春,火爆电视荧屏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已经落幕了,在这部围绕豪门大家族恩怨纷争展开的故事中,出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的一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被反复提及。
它的意思是:天下的大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会为孩子做长远打算,为孩子谋一个好前程。放在今天中国式家庭的特点来看,这句话依然适用。
父母爱子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同样受自身经历的局限,在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期望中,究竟有多少考量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又有多少是以爱为幌子,将自己的意愿投射到孩子身上呢?
在《知否》中,墨兰每天都被母亲训斥、说教如何为自己筹谋,为了嫁入权贵之家,无所不用其极,她完全认同了母亲为了攀附权贵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理念,当她被丈夫揭露婚前的诱骗,被家人和奴婢唾弃的时候,她仍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因为这是她的生存方式。
在这个例子中,呈现了一个重要概念,即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行为模式,是源于一个人内部的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内化成为当事人的一部分,并将之用于现实的人际关系领域中。
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有四种:依赖性投射认同、权力性投射认同、迎合性投射认同、情欲性投射认同。
德国家庭系统排列治疗大师海灵格层讲过一个寓言,很生动的比喻了投射性认同和我们自身的关系:一头熊,一直被关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笼子里,它只能站着。后来它从笼子里放出来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滚,可它却仍旧一直站着。虽然真实的笼子已经不在了,但似乎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限制着它。
在现实生活中,长大后的我们虽然看似以各种方式离开了原生家庭,但仍会有一个虚幻的框架框着我们,我们延续着从那里形成的逻辑,不自觉的成为父母想要的那个样子。
在生命的初期,我们势必会与父母建立亲子关系,而中国式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的最常见的是权力性投射性认同,即我生你养你,你要孝顺我,否则你就是坏孩子;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你好,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喜欢下围棋,父母却觉得要动起来不要坐着,于是给孩子报足球课;孩子谈恋爱了,他/她自己满意是不行的,若父母不满意,那这个恋爱就不能谈,你要是敢不听,轻则断绝关系,重则以死要挟。
相应地,在这样的模式中,孩子会形成依赖性投射认同:我是无助弱小的,父母会帮我解决一切问题。 并将这种依赖从家庭延伸到学校、工作和爱情中。
然而,这种模式只有在父母那里是对的,并不适用于所有关系,由此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种种矛盾和痛苦。
在关系中,虽然父母将自身的创伤和局限传递给了我们,但是将生活的不幸和责任推给父母并不会使我们变得更好。
因为我们这代人和父母之间,对生活、爱与独立的理解已经迥然不同。
对模式保持觉察和警醒,不再去喂养让我们痛苦的关系,无论我们如何展开人生,都不是“他人“,而是“我”,掌握着选择和改变的权利。
本文为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