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陌·心历史

读《庄子》// 齐物论(十八)

2019-07-13  本文已影响5人  原麈

庄子·齐物论(雅译)

啮缺问老师王倪:

“您知万物有共同标准吗?”

王倪回答:“我何从知晓!”

“您知您所不知吗?”

王倪回答:“我何从知晓!”

啮缺再问:

“那万物就无从知晓了吗?”

王倪回答:“我何从知晓!

虽然这样,我尝试着与你说说。

何以知我所说的“知”不是“不知”呢?

何以知我所说的“不知”不是“知”呢?

我且试着问你:

人寝于湿处则会患腰疾或半身不遂,

泥鳅会这样吗?

人居住在树上则会战栗恐惧,

猨猴会这样吗?

此三者谁的居处合乎标准呢?

人食牛羊猪类肉食,麋鹿食草,

蝍且爱吃小蛇,鸱鸦嗜鼠,

此四者谁的口味合乎标准呢?

猨与猵狙为配偶,

麋与鹿交合,

泥鳅与鱼交游。

毛嫱丽姬,世人以为美,

鱼见之深潜,鸟见之高飞,

麋鹿见之疾速奔跑。

此四者谁的美色合乎标准呢?

依我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烦扰杂乱,我怎能知晓如何分辩!”

啮缺说:“您不知利害,

那么至人也不知利害吗?”

王倪答道:“至人神妙!

大泽焚烧而不感到炎热,

河汉结冰而不感到寒冷,

疾雷撼山而不遭受伤害,

暴风振海而不感到惊恐。

如此至人,乘云气,骑日月,

而游于四海之外。

死生变化于己无任何影响,

何况利害之端!”

庄子·齐物论(原文)

啮缺问乎王倪曰①:“子知物之所同是乎②?”曰:“吾恶乎知之③!”“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④?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⑤:民溼寝则腰疾偏死⑥,鰌然乎哉⑦?木处则惴栗恂惧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⑨?民食刍豢⑩,麋鹿食荐⑪,蝍且甘带⑫,鸱鸦耆鼠⑬,四者孰知正味⑭?猨猵狙以爲雌⑮,麋与鹿交⑯,鰌与鱼游。毛嫱丽姬⑰,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⑱。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⑲?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⑳,吾恶能知其辩!”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㉑,河汉沍而不能寒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㉓。若然者㉔,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㉕,而况利害之端乎㉖!”

【注释】

①啮(niè)缺、王倪:人名,爲师徒二人。

②同是:同样如此。

③恶(wū):何也。

④庸讵:何以。

⑤女:同“汝”。

⑥溼寝:睡于潮湿之地。偏:病枯。

⑦鰌:泥鳅。然:同“若”。

⑧木处:居住树上。恂:恐惧。

⑨正:标准。

⑩刍豢:牛羊犬豕。

⑪荐:草名。

⑫蝍(jié)且:虫名,一说爲蜈蚣。甘:动词,爱吃。带:小蛇。

⑬耆:同“嗜”。

⑭正味:与上文“正处”对文。

⑮猵(piàn)狙:种类似猴的动物。

⑯交:交合,交游。

⑰毛嫱:古代美女。丽姬:春秋时晋献公美妾。

⑱决骤:疾速奔跑。

⑲正色:与上文“正处”、“正味”对文。

⑳樊:同“烦”。殽:杂乱。

㉑热:使动用法,意即“使之热”。

㉒沍(hù):结冰。

㉓破:毁坏,劈开。飘风:旋风,暴风。

㉔若然:如此。

㉕变于己:意谓自己跟随变化。

㉖端:端点,与上文“仁义之端”义同。

庄子雅译 - 文集 - 简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