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时刻集锦
混沌大学,以前,是一个经常在朋友圈可以看到的名词。
一个偶然,周末的时候,看到朋友转发的直播大课,最初只是打酱油的心态,后来引人入胜,诸多观点,给人很大的启发。就以草莓时刻加费曼的形式,将留在脑海中的好东西,与大家分享。
第1个关键词,“草莓时刻”:
一个人,可能会学习,关于草莓的各种各样的语言,不管是汉语,英语,法语,还是德语,当一个人,真的吃到这颗草莓的时候,他才会吃到更多的草莓。
惊喜的2个不用维度:我们在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去体验,当你真正的身临其境的时候,和抽象的知识是不一样的。
应用:检验我们学习的成果,就是问一下,自己吃到哪一颗草莓,包括应用举例与该怎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2点,使命感与意义感:
我看2019年的直播课时,李善友教授,讲课的那种神情,他说他在用命讲课的那种神态,他背负的那种使命感,他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相当打动人的。
我返过去,查看了2017年的第一性原理的部分研习社的课,相近的内容部分。是在2019年的直播课,开创创新学院时,才有了这种能量的涌动。课程讲完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他说,他是拿命在讲这门课的时候的那种状态。我回想了一下,我身边能遇到的人,大家把生活、工作、爱好,当成生命中的一项,但是拿命去做的那种感觉,还是第1个,所以,为了向这种状态靠近,报了这门课。
一个细节,讲到第一性原理的时候,海上回收平台的标语是“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我看到了埃隆马斯克眼中的泪,我也看到了李善友教授,热泪盈眶。是的,他们背负的使命的共振,那种热泪盈眶的生活,很打动人。
第3个关键词“哲科思维”
第一次在创新课上,讲到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牛顿的世界观、达尔文的世界观,讲到自然选择,讲到物演通论。讲到上帝的指纹-分形创新,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去讲哲科思维,去讲创新,这很”创新学院“。
有人竟然能在我们从小接触的物理、化学、生物中,讲出很不一样的东西,很惊艳。
![](https://img.haomeiwen.com/i8167706/b46ac91f5cdc790c.jpg)
作为成年人,更多的应该关注思维模型,而不是在一个维度中,低水平的知识的积累。
不断学习,不断消化,期待学习路上,吃到更多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