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未现,人未圆
国之兴奋尚未褪去,家之思念却又接踵而来,今年的中秋注定不一般。
举国欢庆之后,我们又迎来了象征全家团圆的中秋节。家事国事事事关心,似乎零距离走进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了。
一大早,小舅子就打电话说,今天中秋节,不能回梓埠老家吃中饭,因为住在省城的婶婶,会携其女儿女婿一家人,以及在省城工作的表弟表妹们,来万年一起吃中饭,度中秋。
岳父兄弟姐妹五人,两男三女,岳父排行老大。叔父生前曾是省纪委厅级要员,位高权不“重”。在他老人家庇佑之下,三个姑母的多数儿女,以及我的小姨子,都在南昌读的大学。毕业后,他们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也在省城买了房,安了家。家族中,我们这些在万年生活的人,无论工作升迁,还是产业投资,都曾受到叔父不违背原则的或多或少关照,生活还算顺心安逸。
一场别开生面的家族大团聚,正悄悄地拉开序幕,我有些迫不及待了。
中午将近,亲人们陆陆续续来到了聚餐地点。这是一家新开业的,具有家乡口味的餐馆,干净且舒适。
婶婶一家人来了,她的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都来了。大姑生病住院,没办法赶过来,大姑父和他的大孙子、外孙,也悄悄地来了。二姑在二姑父,及两个在省城高就的儿子搀扶下,也早早地来到了这里。小姑和小姑父,还有在省城公安系统工作的表弟表妹,也已候场多时了。远的近的,忙的闲的,能来的都来了。
顷刻间,精致并不宽敞的大厅里人声鼎沸,热闹不已。
该入座了。大家一致提议三代人分三张桌子落座,一桌一代人,需要照顾的老人与小孩,可另当别论。妻子和我是和她的堂妹夫、表弟们坐在一起。因为开车的原因,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喝了点红酒,也因为红酒养生。我们中有些人也到了该注重养生的年纪了。席间,我们聊家常,叙往事,述真情,谈笑风生,场面温馨而热烈。
记得前几年,逢年过节,岳父岳母膝下的四个儿女,都会赶到岳父家团聚,我和妻子自然也不例外。饭桌上,事业上小有成就的大姐夫,和总被人称为老板的岳父和小舅子聊天,他们的开场白不是谈创业,谈投资,就是谈收入,谈股票。随着酒席的深入,他们的谈资会更加高端。每每此时,我都感觉如坐针毡,渴望快速逃离,因为我只是一个有时会被人叫作老师的小学老师,我没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
不过,如今我不会再有这种感受了,因为小妹夫也是一名教师。虽然贵为大学教师,但他很是接地气。我们之间共同语言很多,能聊的话题自然也就多了。
敬酒的环节开始了。先是同桌同辈人之间的互敬,接着敬值得我们尊敬的长辈,敬未来可期的下一代。我天生木讷,但一切美好敬辞和祝语尽在酒中,尽在心中,尽在不言中。
饭毕,远道而来的堂妹和堂妹夫,倒是反客为主,买了单。他说,以后每年中秋都会举行这样的团聚,每家轮流作东,今年从他开始。我们这些住在万年的人听后,才算心安,也一致赞同他的提议。
临别前夕,我们中国人的保留节目——合影留念,终于要登场了。长辈们都坐在中间一排,儿童蹲在前排,我们成年人站在最后一排。一位表弟,拿出随身携带的单反相机,请人按下快门,留住了这个美好的瞬间。
聚散有时,来去匆匆。短暂的相聚过后,大家又各自踏上了回家的征程中。彼此之间没有别离愁,没有相思苦,因为科技缩短了你我之间的距离。
是夜,圆月始终未现。点开微信群里的照片,我有些黯然神伤了。可亲可敬的叔父,离开我们已经五年多了。
远在天堂,您可安好?我在心中默念着,祈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