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说生活不易,看看《活着》里的福贵,一个只有黄牛作伴的老人
《活着》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刻意辞藻华丽。作者余华采用第三人称加第一人称自述的写作方式,将福贵的一生以故事的形式哗啦一下展现出来。
福贵的父母给他取名字时愿望是好的,但可能他的福分没到,承载不起。因此,败家,父死,被拉去充壮丁,被俘释放回家,母亲已经死去,女儿聋哑,穷困潦倒,送女儿到别家,供儿子念书,女儿又回来,妻子的软骨病不能劳作,儿子为人献血而亡,女儿难产而死,妻子死去,女婿事故死去,外甥生病吃豆子死去。最后只剩下一孤寡老人与一头牛度日。他一生就是在苦难,亲手一个一个埋葬亲人中度过。
有人埋怨作者太残忍,我也有同感。但我不会埋怨,因为确实遇见过有几乎相同命运的老人,他一大家子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只剩下他一个。
家珍是福贵的妻子,商会会长、米行老板家的千金,一个柔顺,坚强,有骨气,勤劳,善良的女人,自从嫁给了福贵,不曾过一天好日子。可是,她一直对福贵不离不弃,不管他是纨绔子弟,还是破产之人,亦或是被抓壮丁离家两年之久。这个女人,是中国千百年来妇女的代表。
福贵的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女婿二喜,外甥苦根都是善良,勤劳的人,可是命运待他们何其残忍,没有一个善终。父亲,一个地主老爷,虽然着墨不多,但完全不是地主老财的形象,很睿智自知的一个老人,只是家庭教育不太成功,未得善终。福贵的母亲,一个多败儿的慈母,儿子被拉去壮丁后病逝。
虽然《活着》中主人公的命运是悲惨的,与中国当时的社会体制密切相关,可是他们极少抱怨,也不气馁,直面人生,乐观地活着。特别是以福贵的爹,文中的老爷为一家人的大家长,一直都是勇敢接受着残酷的命运带给他们的悲苦人生,但一家人一直不怨不忧,没有一个人是主动放弃生命的。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所有的苦难叠加到主人公一人身上,死的悲凉极恐与生的念想纯粹,看似描述了一个家道中落的浪荡子悲苦一生,实则在探讨人类自身最本质的问题:活着。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父亲的宽恕,母亲的隐忍,妻子的守护,子女的懂事,都是福贵得到的最珍贵的财富。看完书,我羞愧难当,生活中我根本没有资格去肆意挥霍,唯一的解释是我还没认清生活的本身意义。
我没经历过那个时候的中国,地主,解放,内战,大跃进还有文革,每一个字眼都熟悉并陌生。作者写福贵的一生,不仅仅是给那个时代的一个撰写,更是留给后代的一种财富,作者于1992年完成《活着》,他写这本书之前应该不会意料到中国会发展成如今的模样。
我一直以为福贵身边的人是接连死去的,其实也是存在间隔的。悲伤不是一下子就发生的,而是经年累月积攒爆发开来,在平常的自述中展现开来,大海平静的外表之下尽是波涛汹涌。
谋生、死亡、亲情这些字眼我不敢直视,一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死掉,意识消失,就想写点什么留下一些活着的痕迹,在步入老年的时候,告诉自己年轻时候是这样想的。像福贵这样的故事,中国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白发人送黑发人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在面对一些人生重大灾祸的时候,我们应该有危机意识,不要等发生了再想对策,要努力攒钱攒人脉才是硬道理。
其实人活着就是一种最为强大的力量,不论这辈子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被苦痛折磨还是奢靡享受,时过境迁,不过是一种经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对于那些满头白发的老人,我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人生匆匆几十载,他们一路走来,一定经历了很多,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自己本身,情节不一定波澜起伏,但一定很精彩。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的一生或许不会耀眼,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也不失为一种认真的活着,苟延残喘也好,锦衣玉食也罢,生活就要归于平静,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就只是活着,没有任何多余的,或者人为附加的意义。活着是一种状态,它不需要具备那么多所谓的形而上的意义。只要你选择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即便最终只能孑然一身,即便痛苦始终多于快乐,你都只能忍着。
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活着并不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已经成为某些人的共识。但是没办法,人从出生之日开始,就是被迫抛到这个世上来受苦的。除非结束生命,否则就别那么想不开了。既来之,则安之。
史铁生说:“死是一种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最重要的是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是对苦乐和得失的坦然,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对家庭的责任,是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是对生命力的延续。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我们都应该要好好地活着,要有勇气面对不确定的人生。
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