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远行

为什么你穿名牌也像地摊货?

2018-11-30  本文已影响1人  诸葛闹闹
电影 《一个字头的诞生》 截图

“你看我啊,我西装阿玛尼,手表劳力士,裤子versace。。。你有个屁啊。。。哎呀别脱我的CK内裤。。”银河印象早期的代表作《一个字头的诞生》里,张达明饰演的小混混当街diss还未发迹的阿狗哥(刘青云),被当街暴打。

腰缠大H皮带,腕戴一只金劳,手提一个LV,微微露出CK的内裤边,这种搭配经常被我们认为是土豪,没品的穿搭。简单来说,虽然贵,没有任何审美。

美似乎跟贵是没有关系的。法国凡尔赛宫有一个镜廊,被视为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王宫中的一件“镇宫之宝”,以17面由483块镜片组成的落地镜得名。当年150支蜡烛点燃后的烛光,经镜面反射,形成约3000多道烛光,把整个大厅照得金碧辉煌。堪称精美绝伦,在当时,也的确是只有皇宫才能有的待遇。

凡尔赛镜廊

现在在我们看来,把屋子里面四面都装上镜子的,不是健身房就是美发厅,镜子,或者说玻璃制品,跟贵和豪华扯不上一点关系。

为什么那时候玻璃如此受到贵族推崇呢?因为彼时,无论是是内装饰还是物品摆件用的材料都是天然的,木革金石之类,而合成材料是没有的。直到17世纪之后,玻璃才逐步成为制作日常用品的材料,在此前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玻璃一直是可与黄金和宝石比肩的奢侈品,只有统治阶层才能享用。那时候,原木的东西不会让人觉得美和特别,铁器、玻璃制品反而是昂贵的。

如今,玻璃是最常见不过的廉价材料,如果一间房间全部装上玻璃,即使不丑,也绝对算不上美。反而原木的桌子,砍一段树枝打磨下放在家里,却非常高级。那么在这里,玻璃和原木作为装饰材料的美与不美,就因为历史时期的不同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玻璃稀少且昂贵的时候,大家就会认为用玻璃做装饰是美的,而如今,玻璃开始普及化,廉价化,大家就觉得不美了。原木制品反之,亦然。

斋普尔的琥珀堡有我在印度看到的唯一一处玻璃没有被抠走的宫殿,大概是这个样子,的确也挺美的,但也就是soso,而且有一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浪费感。

斋普尔琥珀堡

这么看起来,大家对一种东西是否是美的认知,貌似是跟其价值,或者说昂贵与否有关系的。

印度也有很多建筑以玻璃和宝石镶嵌,还将玻璃切割成小碎片,一点点镶嵌在建筑内部,最后很多被英国殖民者和买办一块块抠走。不过现在看来,真是煞费苦心的抠走了一堆废玻璃碴子。

泰姬陵也是一样,走近看才发现,洁白的大理石外墙有很多凹槽,原来之前都镶嵌了很多宝石、玻璃,也是被抠走了,反而现在这种性冷淡风的样子,我们觉得很美,如果还是当初花花绿绿的样子,大概就是曼谷四面佛的样子,也会很美,但不会像现在这般惊世骇俗了吧。

四面佛 非网图,亲摄

那么美应该就是随时代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跟材质的易得与否,价格昂贵与否应该是有关系的。现在的所谓行画,都非常精美,但是挂在家里一点不高级,非常烂俗,那些手工绘制的画,哪怕外行看起来像是猴子沾着颜料在画纸上瞎涂的(no offence),也比行画昂贵,所以也更高级。

这几乎是被公认为真理,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物以稀为贵”。东西少,产量低,就会贵。以前相机、计算机非常昂贵,妈妈纳的千层底很便宜。现在相反,工业制品最便宜,手工制作的东西最贵。

贵,不只是在商业社会,哪怕在古代,也都是被默认为好的。不然没法解释为啥贵族们喜欢用玻璃装饰房子。那么问题来了,贵跟美到底是啥关系,土豪们穿一身名牌跟之前贵族们把玻璃镶嵌满屋子有什么区别呢?为啥那时候大家觉得屋里镶满bling-bling的碎镜片很美,现在土豪穿一身名牌,家里摆一堆红木家具就不美了呢?

大概因为很多时候,丑是丑在搭配,一整套的Burberry在身,配上合适的发型鞋子,大概率比一整套淘宝款要看起来有质感。(当然奢侈品溢价中的智商税,是传播学和心理学层面的问题,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哪怕去掉这部分价值,单纯从材质、做工和设计角度看,贵的东西多数情况下是好的。)

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审美能力一致),给100万预算和10万预算装修,必然前者更容易看起来高级和美。但是如果是两个不同的人,一个土豪和一个品味超群的设计师,前者100万,后者10万预算,可能后者制作的东西更美。

从这个角度来说,美是可以靠钱获得的。土豪用100万预算,其中5万给设计师,20万买材料,最后装修出比他之前自己装修更美的效果,皆大欢喜,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因为这里面,设计师付出的劳动,也是一种智力资产,是通过多年的学习获得的,同样是昂贵的东西。反而没品位的土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他运用在装修上的技能,是廉价的东西。

国人一直是被半私下半公开认为缺乏基础审美教育的民族,小到大街上派发的新店开张广告,大到各种政府网站的页面设计,通常被认为缺乏美感。

穷是一个基础的原因吧,达则考虑搭配,穷则随便穿穿。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闲暇时间,饱暖思美欲,自然就会美起来。可以先让一部分女人美起来,通过先美带动后美,最终实现一同变美。

巴黎、伦敦大街上,多少穿搭亮眼的大叔,正是靠万恶的资本主义几百年滋养出来的审美意识。

有钱人是不会在乎价格的,而在商业社会,更贵通常都是更美。只有像我这样的穷人才考虑性价比,用更少的钱达到像更多的钱达到的效果,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提高品位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