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炎

2022-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情潭水

口炎是指口腔粘膜,由于各种感染而引起的炎症,感染主要由病毒,细菌,真菌或螺旋体等所致,本病多见于婴幼儿。

鹅口疮

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患儿易发生此病。新生儿多由有产道感染或哺乳时乳头不洁及奶具污染所致。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为本病特征,最常见于颊黏膜,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若强行擦拭剥脱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

患处不痛,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

治疗:

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或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次,注意哺乳卫生,加强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传染性强,常在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

临床表现:

起病即发热体温达38-40度,1-2天后,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约2-3 mm,很快破溃形成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多个小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大溃疡。

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伴有淋巴结肿大体温常与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约1-2周,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局部可涂碘苷(疱疹净),或涂抹锡类散,西瓜霜等,为预防感染可涂2.3%-5%金霉素鱼肝油。疼痛严重者,进食前可用2%利多卡因涂于患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