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齐悦梦想大型社群读书

《不知有花》|书在,我在

2019-02-28  本文已影响31人  素心成长

因为不用日更,这几天感觉轻松了许多,仿佛一直以来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骤然被搬走,新鲜的空气瞬间从四处涌来,我贪婪的大口呼吸,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畅快无比。欣喜之余我不禁回过味儿来,原来不知不觉间,日更这件事竟然给我造成了如此大的心理压力。但是我仍旧感谢日更,因为它让我收获了坚持,亦收获了对自己更清晰的认知。

去年双十一的时候购买了张晓风的散文集《不知有花》,只是长久以来心浮气躁,两三页都没能读完,今天得已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阅读,当真感觉兴味十足。及至读罢书中的第二篇文章《 我在》,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手中的笔,想要把心中的感慨记录下来。

《我在》从作者小学三年级的一次偶然生病开始写起,记述了自己自此喜欢上点名的原因。然后长大了,迷上旅行,每到一处山水胜处,总想像小时候点名时那样,回一声“我在”。之后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谊,无不是基于你和我“同在”的缘份。就连神明,其所以为神明,也无非由于“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细细品味,可不就如此?

其后作者又写到了自己一九八三年到香港教书的时候,因为受到一九九七的影响,发生了超市的日用品被抢购一空的事情。朋友都替作者惋惜,因为港币贬值就相当于减薪,可是作者的心态却很平和,她为此刻能够与香港同胞们“在一起”而感到欣慰。作者的爱国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有一次作者去澎湖的小离岛捐书,发现岛上的居民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大考验——没有淡水,她便开始思考自己能为他们做什么?从这一件小事也足以看出作者亦是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我觉得一个文字工作者,只有心中有爱,笔下才会有情。难怪张晓风能够成为当代著名散文家。

作为一名作家,读书是必须的,而读书,也是一种“在”。书在,我在,读者在。

最后,作者用这样一段话结尾: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这段话也被印在这本《不知有花》的封面上,作为文案出现。不得不说,这段话的确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震撼,因为塑封的原因,读者无法翻阅书里的内容,但是很多人却因为这段话果断购买了这本书,比如我。

除了静下来心来体味到作者表面平静内心滚烫的情感之外,还有一个让我感触比较深刻的便是作者丰厚的文学底蕴。崔颢的《长干行》,李贺的《苦昼短》,韦应物的《调笑令》,《旧约》里记载的小故事,作者全都信手拈来。

后来翻看作者写的序《一部分的我》,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原来张晓风出身于中文系,因为时局的原因,教授不允许当时的学生写白话文,她就乖乖地写文言文,就作旧诗,就填词,就度曲。后来这些旧文学都成了张晓风日后的新资源。

我突然想起了作家舒明月在《大师们的写作课》这本书里发表的观点,读比写更重要。古人也早就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写一本书也许很容易,写一本经得受时间考验的经典书却不容易,成为作家很容易,也为一名让人尊重的写作大师却不容易。

反观一直都想成为作家的我,还得继续读书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