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近日,我的身体恢复得不错,刷手机的时间也开始相应增加了。今日头条、微博、知乎、豆瓣……各方消息扑面而来,大脑太久没接收这么多信息,顿感有些手足无措。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每一天都出现大量的信息,面对“信息爆炸”,就算我们每天把24个小时都用来阅读信息,也无法阅读完。这还没把很多无用的或是不真实的信息算入内,更不要说还要进行信息筛选和分类。
每天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有多少是看了能记得呢?
在写作时需要用某个看过的信息作为素材来破题时,该从何处去寻找呢?
对于这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佳肴”,我们总是习惯性拿来便用,从未查证真伪。有多少信息是我们静下心来咀嚼过,经过自己思考呢?
不可否认,我们遭到了太多信息的轰炸,整理无数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是极其耗费精力和脑力的事情。在这个海量信息即时便可获取的时代,我们不能让自己成为信息的奴隶。要知道,信息累积越多,越难处理,情况越是复杂。
我们要如何做到能将搜集到的信息结合原有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将这些信息作为知识生产的素材进行灵活使用呢?
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提供了一种能让任何人半永久性地一次解决“无法活用自己身边的信息”这一长期烦恼的方法,也让我们找回独立思考的原味。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姐妹篇,是作者奥野宣之的成名作,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日本引发“笔记风潮”。这本书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只使用一本笔记本进行搜集、整理和再整合信息的方法。
全书先是介绍了一元化笔记法,再是讲述了如何高效记录和整理信息,最后论述如何活用信息转化为知识生产。这本书最核心的就是作者介绍的“一元化”笔记法和“葱鲔火锅试”笔记法。葱鲔火锅试笔记法是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之超实用笔记法》中介绍过的一种读书笔记法,我在之前的《这套读书操作系统,让你告别无效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已经具体介绍过。本文着重为大家介绍奥野宣之大力推崇的“一元化笔记法”。
01.一元化笔记法的优点
本书要介绍的“一元化笔记法”,用一行文字就可以说明:平日里只需将信息保存在一册可以反复翻阅的笔记本中。
一元化笔记有以下三大优点:
① 简洁而简单,不会造成混乱
当我们脑中的思绪乱七八糟时,做笔记的方式也会跟着一团乱。一元化笔记法可以让我们不用考虑任何归类问题,只需将所学所想的所有信息记入一本笔记本即可。使用一元化体系,遵循时间顺序来使用笔记本,其他都不用在意。
② 可以无压力地持续使用
不管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任何内容都可以纳入笔记本中。 不关注分类整理,只要是你自己想记录的内容全部都可以收录在笔记本中。
③ 自由度高,能够随意调整
一元化笔记记录的格式可以随时变更,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优化自己的使用方法,随时可以调整记录方式。
02.一元笔记法的3大规则
下面介绍下一元笔记法在使用中需要遵循的3大规则。
规则1 一元化
你不用思考笔记该如何分类,只要将所有的内容聚集到一起,而且可以让你在日后重温不同类笔记时有新的想法。
规则2 时序化
我们说要把一切信息不分类的记录下来,若没有顺序,那么笔记便会凌乱无序。我们要遵循第二个规则:时序化。这样,每个信息在这条时间线上都有各自的固有位置。一元化笔记法选择时间顺序,将时间格式统一为六个数字法,不仅便于记录,还便于后续的查找。
规则3 索引化
按照时间记录下想要记录的信息之后,我们还需要将笔记本的内容索引化,在笔记中留下能够查找信息的线索,保证之后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能够顺利找到。
这就像印象笔记中的标签功能,加了标签便于我们搜索。而我们的一元化笔记本也需要类似的标签。这样做的好处时,一旦你搜索某个标签,这个标签的笔记内容就会按照时间顺序重现在你眼前。
03.创意生成五步骤
亚里士多德说:“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 一元化笔记本的前半部分是一味按照时间顺序将信息存储在笔记本上。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后半段,我们可以将一元笔记本作为构思和想法的素材集灵活运用。可是,该怎样才能发现那些“出人意料却又可行的新组合”呢?
以下便是奥野宣之在书中介绍的“笔记促进创意生成”的五步骤:
步骤1 收集素材,信息的输出从笔记开始
奥野宣之在书中提出,如果想用普通的食材做出美味的料理,就需要记得满满的笔记。他提倡要一边收集信息,一边写下自己的思考,此外,更要从各个角度细致观察,去探索它与其他信息的关联。
奥野宣之强调,不是有思才写,而是为写而思。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要从各个角度去多多思考并记录,这样才能为我们之后的文章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步骤2 咀嚼收集好的素材,带来新发现的无目的重读
虽然记录了很多的信息,但如果不是自己经过咀嚼,这些未经加工的信息便无法形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因此,奥野宣之提出无目的重读。
《好好学习》这本书中提到: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更重要的是,回顾是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增倍的过程。
在我们重读笔记时,我们与过去的自己进行对话,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个事物,可以发现新的线索和视角,写下更多的想法。
步骤3 将经过咀嚼的素材发酵,使用卡片重组信息
将收集好的素材咀嚼之后,便是对现有的信息进行重组。
奥野宣之在书中介绍了三种方法:卡片重组法、A4纸移植信息法、复印拼贴法。
① 卡片重组法
在重读笔记时,将笔记中与你思考有关的信息整理在卡片上。将制作好的卡片在餐桌等较大的空间里铺开,重新阅读映入眼帘的内容。这时我们就可以发现以前从未注意过的出人意料的组合。
你还可以按照不同话题对卡片进行自由排列组合,进行细细推敲,这也是卡片的优点。
这种方法适合构思无法仅在脑中思考的长篇文章。奥野宣之在构思整本书时,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② A4纸移植法
这种方法是将记录在笔记本上的相关信息移植到A4纸上,由此赋予其新的内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可以很好地总结、有迹可循的事物。奥野宣之认为此法适用于一万字以内的文章创作以及就某一主题进行的数月思考的整理。
具体方法是:
在纸张的最上方,简单明了地写下选出信息的主题。之后,再总结归纳与标题有关系的信息,逐条书写到A4纸上。与此同时,如果有新的想法,也写下来。如此便可以将“写作素材”一览无余,还可以发现素材之间关联性和获得写作新视角。
③复印拼贴法
相比较移植法,复印拼贴要省力些。你只要回顾笔记,从头至尾将能引发感想的页面复印下来,然后粘贴在大号纸上,一边动手贴,一边深入思考。在思考中将多余信息剪掉,然后将剪贴下来的内容按照卡片的重组法组合,再拼贴到大张纸上。
步骤4 顿悟
当我们把前面三个步骤都完成后,我们所思考的东西在潜意识里继续发酵,在不自觉的情况下顿悟,闪现灵感。
顿悟的过程是信息的重新组织过程,信息通过前面的咀嚼和重组,经过潜意识的发酵,思考逐渐前进,变得有结构、有组织。
步骤5 成果具体化
而顿悟之后就需要将成果具体化,也就是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实践你的新想法。毕竟吸收之后便是运用,如果不运用,那么前面的吸收便变得毫无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元化笔记还是可以归为手账中的一种,只是它更偏重于知识和素材的收集。区别在于,手账需要每年换新,而且格式相对固定,而一元化笔记就不需要每年换新,格式可以随时变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提高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是个重要的能力。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介绍的笔记方法让我们只用一本笔记本,就能搜集到生活中一切的信息,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素材库,给写作灵感充分发酵的空间,让闪亮创意随处可得。 本书也是奥野宣之的经验之谈,希望在思考、写作与创意方面有所收获的读者能够尽早用上书中的方法,让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