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的道歉

2017-04-12  本文已影响348人  饮水思源806

孩子在故意打掉姐姐东西的时候,其实,是在发泄某个时候,她尚未处理好的情绪。

回到此时此刻,对于孩子这个行为,爸爸希望孩子要对自己此刻的行为先承担责任。

也就是,先分清此刻孩子自己的边界在哪,什么话适合说,什么事适合做。因为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也许,感受到被忽视,而故意采取这样行为引起大人重视),但是孩子对事情的解读能力远远不及成人。

很明显父亲没有听从旁人的建议,没有采用严厉或者暴力的方式。

我认为,爸爸正在通过“温柔而有边界”的方式,帮助孩子进一步、深刻地解读自己的行为。

以及,进一步解读这个行为所引发的反馈(姐姐的生气),她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姐姐进行再反馈。从而,可以照顾双方的感受。

爸爸的行为可圈可点,他没有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女儿行为和情绪的影响。

爸爸能做到这些,我觉得在画面之外,爸爸一定会找机会,让孩子说出,或者帮助孩子说出,当她“故意打掉东西”时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进一步,了解孩子的需求。[微笑]

那位女士。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女士假象成被撞小女孩长大之后的状态呢?

只是,这位女士在童年,从来没有经历过,父母帮她耐心解读自身行为的体验,也就是接受“正面管教”的体验。

所以,我认为,女士的行为解读能力,可能还停留在童年水平。

最后,警察出现。

小女孩把她从父亲那里通过“正面管教”的方式,收到“爱”和“关心”,又以“正面管教”的方式,给这位女士补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

从女士感动、落泪、拥抱小女孩的行为上,我认为,这次体验正是这位女士内心极其渴望和需要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