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可以这样教
《统编小学语文,可以这样教》,我有十几天没有看这本书了。上周忙着写规划课题的申报书来不及看书,这周到鹰潭培训了四天,每天的时间很充实,白天上课,晚上研讨,还要做笔记、写研修日志、写培训小结,也没有时间看这本书。这不一晃就十多天了,我是6月1日傍晚到的家,6月2日当点评员点评作品,然后把前期基础课题的相关材料整理了一下,今天才真正有空坐下来看这本书。
这本书是很有魅力的,书分为三个部分,辑一:识字、写字可以这样教;辑二;阅读可以这样教;辑三:写作可以这样教。前两部分已经看完了,今天一口气把剩下的辑三也看完了。我规划课题是围绕识字教学而展开的,所以这本书中有关识字教学方面的理论,对我的规划课题的申报书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中高年级单元习作的教学建议
1.习作教学要突出重点,不随意拔高教学目标。第二学段对习作的要求仅仅是写清楚,第三学段才有写具体的要求,但在课堂上不少教师还是不自觉地拔高要求。习作教学一定要准确把握标准,统编教材至三年级起每次的习作要求都呈现在单元篇章页上,教师一定要研读单元篇章页上的习作要求。
2.课堂结构要合理,要重视二次指导、二次习作。习作课要把多余的时间留出来让学生动笔,然后针对学生的习作成品进行交流、讨论、修改,这是提高写作指导效率的最佳方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对于两个课时的习作课来说,教学环节和时间可以这样分配:审题、习作前指导10分钟,习作30分钟,集体评改、二次指导15分钟,个人修改、二次习作15分钟,小组修改、展示10分钟。
3.落实修改和交流环节,形成自主意识。《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转变以记叙文为重点的传统观念,重视实用性文体练习。写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培养作家,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需要的是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和沟通,避免堆砌华而不实的语言,避免无病呻吟的文风,写事写清楚,道理说明白,这是底线,也是方向。
二、中高年级习作单元的教学建议
习作单元是个全新的单元,编排的板块不同,目的不同,教学方式也应不同,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各板块的编排意图,落实单元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精读课文从阅读中学表达,指向学习表达方法。精读课文是普通阅读单元和习作单元都有的内容,但两者编排的目的不同、指向不同。普通阅读单元的精读课指向的是阅读理解,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指向的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因此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也应不同。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意在指向表达方法,而不只是内容理解。
2.习作例文的定位要准确,使用要恰当。习作单元只有精读课文没有略读课文,但有两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可以在两个时间使用:一是习作前,教师进行习作指导时使用;二是习作完成后,教师讲评习作时,如果学生的习作不到位,可以用习作例文中的内容进行二次指导。
3.灵活处理各板块的关系。习作单元各板块定位不同:精读课文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归纳、梳理、提炼方法,“初识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了解学生习作起点,习作例文进一步感知方法,大习作形成单元成果。各板块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为单元习作服务,教学时、要灵活处理各板块之间的关系。
三、中高年级写作教学的几个关键点
1.中高年级写人习作的序列。写人、写事是习作教学中的重头戏,但针对这类习作,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阶段性和梯度性。统编教材共安排了八次写人的写作。第二学段写人,重在引导学生把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点、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写清楚;五年级上册写人,重在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五年级下册写人,要求把人的特点写具体;六年级上册写人,要求表达真情实感。
2.中高年级想象类写作的序列。第一、第二、第三学段分别提出:“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统编教材安排了10次想象类习作,其中,三年级下册编排了以“想象”为主题的习作单元,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的浓厚兴趣,进而练习写想象作文。
3.关于“写清楚”和“写具体”。对于写人写事的文章来说,写清楚就是围绕一个事情,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读者大体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即可,写具体是在写清楚的基础上,对重点过程重点介绍、详细描述。写具体是在写清楚的基础上,基于表达的需要,突出重点,写出事件中重要部分的细节。
4.关于列提纲。《课程标准》对高年级习作要求是“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为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写“篇章”,统编教材在五年级上册编排了学习列提纲,让学生通过列提纲的方式为习作做好规划。
5.缩写故事。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缩写。针对学生不会概括和归纳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搭建支架,可让学生借助教材提供的材料学习缩写的方法。缩写文章的具体做法;第一,整体把握原文内容,厘清思路和结构;第二,围绕中心把握主要事件和材料,删去文中的次要人物、次要内容;第三,缩写语言,把具体的叙述、描写和对话进行概括,改写成简洁的语句;第四,要看衔接是否自然,首尾是否贯通。
总之,统编教材有着自己的梯度和板块。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梯度;不同的板块,不同的要求。面对统编教材,教师一定要系统研读教材,了解习作序列,把握教学梯度和习作要求,力求做到“达标而不超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