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MBA颠覆的三观
大概23、4岁时,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被催婚”的高潮,眼看25岁前恋爱结婚的目标是无法达成了,一直顶着“别人家女儿”标签按部就班生活的我感到焦虑不安。
一边感叹着国内社会形势的严峻,刚大学毕业就被催着结婚生子,一边开始研究还有没有“世外桃源”存在,在那里,25岁不结婚是件合理合法的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真的发现了一个“年龄乌托邦”,它的名字叫MBA。我连夜研究了被录取学生背景,连续几年平均年龄都是29岁半,高兴得我马上缴了报名费。
30岁了还敢不要工作去念书的一群人,必定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真正勇士。
于是,我着手申请了MBA,想着可以去避避被称“大龄剩女”的风头,顺便还可以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整个MBA念下来,除了学习知识这点有误判外,收获颇丰。赶在互联网颠覆我的三观前,MBA重塑了我的人生认知。
既是装逼的重灾区,也是反装逼的前沿阵地
MBA的装逼早在开学之前就蓄势待发,主要集中发生在微信群。
加入群时,短短几行文字就可以不动声色地发起首轮装逼攻击:本人十年工作经验,曾服务于xxx、xx、xxx(必定是知名投行咨询,或者世界500强),其中x年在海外,本科毕业于xx大学(若不是一流学校,此处可省略)。
一般自我介绍以后,都会引发一阵“大牛人啊”、“好厉害哦”的跟帖。
微信群刚建立的两三个月,属于蜜月期,大家分享信息,为开学做准备,对时事针砭时弊,刀光剑影藏于无形,你装完来,我装一装,真真假假,装与不装,让人眼花缭乱。
当时我年龄小,工作经验和毕业院校都够不上装逼标准。但是我非常擅长自拍,所以我一般靠头像和朋友圈默默发出呐喊。
开校后,蜜月期结束,随着大家一起上课、做作业、搞活动,每个人的性格、态度和能力都得以真实呈现,一个个反装逼阵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据说,每一个N个人的微信群,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出现一个N-1的微信群。
在商学院,每一个N-1的微信群就是一个反装逼阵地。商学院的反装逼行动也并没有充斥着想象中的尔虞我诈,就是简单直接的一个方式:不带你玩儿!
夸夸其谈自己背景的人,过度标榜自己学识的人,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炫耀自己经历的人,基本都逃不过反装逼阵地的炮轰。
如果你身处一个本来热闹的小群,突然间大家都不聊天了,但他们还总是一起吃喝玩乐,基本就可以判断你的装逼行径已经败露。
开学几个月后,会惊喜地发现,在装逼与反装逼的较量下,很多同学都越来越真实可爱,既能头头是道地分析商业趋势一起参加case competition,也能勾肩搭背撸串喝啤酒自黑到底。而少数坚持装逼的同学也就和大多数的同学们渐行渐远了。
所有的装逼行为说到底都来自于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或者庸人自扰的自卑感。其中默认的逻辑都是,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是可以通过财富、学识、外表的不同区分出优劣的。
这样的人总是容易在有意无意之间过度包装自己,殊不知,在商学院,正是因为大家都深谙装逼的套路,所以每个人都是反装逼的小能手,不够真诚的人反倒在这里毫无生存空间。
时至今日,装逼的故事依旧蔓延在我们身边,但至少大家不太会在同学们面前装逼了。如今的我们心照不宣地组成了一个团体,以集体的名义装逼,试图一起抵抗这个商业世界的恶意。
毕竟,毕业后,我们最常用的装逼套路可能就是淡淡的一句:oh,我就在xx学校念的MBA,xxx是我的同学/学长/校友。
没想到身处浮夸的商学院,我却真正见识到真实、真诚才是人际交往的最佳法宝,真正明白了人有不同,却无优劣之分。我的三观被这强大的正能量彻底颠覆了一次。
大家都是有才华的人,不装逼,还能做朋友。
“I never said we are exclusive.”
商学院同学之间,茶余饭后闲暇时间的谈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鉴别装逼行为,二是八卦各种绯闻。两者的比例大概是1:9吧。
不过,MBA同学之间八卦倒是有个默认的原则:只八卦,不批判。大家都抱着对人和事尽量不做道德审判的原则进行着有底线的八卦行为,绝不因为八卦否定对方的专业能力,毕竟一起写作业还要互相依靠呢。
天南海北有趣有才有貌的人儿聚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的概率几何倍增长,有时候故事线太多,忙起来时来不及follow,再关心故事后续剧情时,可能主角都早已换人。
在我被颠覆的各种观中,最彻底的应该就是感情观了。
作为一个曾经把25岁结婚生子当人生目标的女孩纸,可以想象那时的我有着多么传统的感情观。直到念了MBA我才知道原来从有好感到确认恋人关系大概还隔着十个步骤。
曾有一对同学出双入对已经几个月,一起喝酒、旅游、回家,但对外仍然宣传单身。某次聚会把酒夜谈,我带着巨大的好奇(ba gua)心问其中一方:她那么喜欢你,为什么你还一直说自己单身啊?
他瞟了我一眼,说:“I never said we are exclusive.”
此句话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我曾以为“我喜欢你”,“我也是”就是男女朋友关系开始的官方标准呢,我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了,原来dating这件事是有一套逻辑和顺序的:
1. 如果对彼此有好感,会先约咖啡或drinks;
2. 如果几次hangout都觉得相处很愉快,就会约晚餐电影;
3. 然后两人会进入甜蜜约会阶段(一般这个阶段该发生的就都发生了),但这个时候的两人其实还是可以约会其他人的,直到两人确认彼此是exclusively seeing each other;
4. 如果两人都认定了彼此,就会共同决定进入exclusive阶段,这个阶段双方会更进一步的融入彼此的生活圈;
5. 当大家都觉得喜欢也适应这种exclusive关系后,才会正式的问对方: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男朋友吗?
不过, 在这套西式约会逻辑的庇护下,不少Playboy伤了很多女生的心(遗憾没有看到太多Playgirl伤男生心的故事)。
我在商学院听到的大多数故事都是这套逻辑的速成版,始于1(没有咖啡,只有drinks),略过2,困于3,终于不了了之。
“我可以给冯唐的朋友圈点赞了哎!”
MBA绝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没法让人念完就可以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它的确可以让很多以前看起来很难的梦想变成真。
我入学时十分心仪两个充满魅力的的中年大叔:吴秀波和冯唐。
进校后,我毫不掩饰地把这种迷妹心情分享给了同学们,不久后,就有好心校友安排我和吴秀波私下见了一面,激动得我赶紧拍照po了朋友圈。
大学毕业时,我的男闺蜜送了三本冯唐的书给我。他说我太单纯,没有女人味,需要一些启蒙。冯唐成功的商业形象和亦邪亦正的文笔的混搭让我觉得颇为有趣,所以我成了他的粉丝。
开学后不久,我的同学们就组织了一场论坛邀请冯唐参加,并且把接待他的任务“不小心”安排给了我,我借此机会认识了冯唐。
加上他微信的第一天可把我高兴坏了,我激动地发微信告诉男闺蜜:我可以给冯唐的朋友圈点赞了哎!
不过,我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高大上朋友圈,原来他也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绪、爱自拍的人哎。由于他朋友圈发自拍太多,我终究没能坚持每条都点赞。但他自恋和自黑并存的生活态度让我更加喜欢他。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不管关注到什么厉害的或者有趣的人,只要真心想,几经介绍都有办法认识。
让我三观再次颠覆的是,认识这些人后都会发现,光鲜的社会形象下,大家都不过是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取得成绩了会高兴,遇到困难了会失意。大家奋斗路上都是跌跌撞撞,亦步亦趋地前行,他们只是比一般人活得更用力更尽兴一些罢了。
那些大隐隐于市的人更不用说,商学院还藏着不少不能说的秘密,据说某前国家级领导的女儿也是我们学姐,整个读书过程中都使用化名。
不过,认识了牛人,加上了对方的朋友圈,也并不能改变什么。实力不够之前充其量也就是个点赞的角色,并不拥有太多和对方真正交流的机会。最多算有了一个时光机,提前窥探一下“功成名就”可能的生活样子,太苦逼时候可以安慰下自己: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商学院的昂贵学费我觉得还是挺值的,原来大家都是普通人,原来生活根本不存在一夜之间巨变的可能,你能真正拥有的生活,都是你付出过的努力配得上的。
三观被颠覆后,感觉人生轻松多了。
不用装,不用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