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认证管理师第二天培训课程复盘
昨天一天的烧脑学习,今天接着继续烧脑。
一、什么是知识?
我们在看书或者学习的时候有时会提出疑问,这是信息还是知识?信息运用得好也完全可以被我们利用转化为知识,主要就看自己怎么去理解和运用所看到的信息。
那么什么是知识呢?
举个粟子:
家里的老人关心孩子,会经常提醒孩子,你要记得喝水哦,记得是每天要喝8杯水哦,不喝满8杯水对身体不好哦。而孩子会问为什么要喝8杯水呢。老人回答不上来,医生说的或者会讲听别人说的,这就好比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反正你每天喝8杯水,不喝满8杯水对身体不好,这就没有说服力。
而孩子的好奇心使然就会去深究,这8杯水是怎么来的呢?有没有经过验证?有什么依据?
我们再看下面的内容
一天喝8杯水源于一项医学研究,结论是人每天至少要消耗2000毫升水,折合一算,250毫升的水杯子刚好大约8杯水。(这明显就是经过验证后,经过一传十,十传百,慢慢传播扩散后大家知道的)
从上面的粟子内容综合得出
知识的定义:知识有可传播性,并且知识与知识之间有关联、有逻辑,是对未来的一种预知经验,让我们能对行为决定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反应,更好的解决问题。因此,有用的知识获取方式往往都是从我们生活中的经验总结而来。
二、什么是知识的重构?为什么要重构?
我们再接着上一个粟子内容延伸:
每天我们吃的食物中已含有大量水分90%是水分,水果80%是水分,肉类和鱼也含有70%的水分,扣除这些,一天喝1200毫升水就够了,大约是两瓶矿泉水,特别注意一天8杯水的说法应该因人因环境而异,并非一概而论.过量饮水容易患“水肿性低钠症”,即俗称的“水中毒”,喝水多少以排尿量为标准更容易判断,正常情况下的24小时内,人体应该排出约2000毫升的尿量人的膀胱容量一次为400毫升,也就是说,若一天排尿6次左右,而且尿液颜色浅黄,则说明人体水分处于“收支平衡”状态。(每天喝8杯水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还有特殊情况,有些人就不适用)
从上可以得出:
知识的重构就是对他人的经验进行学习,再利用,遇错方向时好转变方向。
我们很多时候对知识的误区在于:只有学习,没有重构利用,因得而导,因异而变。
昨天课上讲到收敛的两种思维方式:归纳与演绎,这也是重构知识的两种途径。
知识的重构是收敛+顺序=结构化--知识--经验(其中收敛是一种能力,顺序是能力意识,知识就是运用方法再内化成经验不断循环迭代利用的过程)
三、思维导图与知识的关系
我们受大脑的局限性原因,对知识的接收一般喜欢有结构化(先后顺序、从左到右、至下而下、先总后分等)或者顺序(时间、空间)性的来区分重要性程度吸收。从上面讲过知识的定义,知识是结构化的产物。所以我们在画思维导图的时候一定按照结构化的方式呈现,让大脑更容易接收。
四、怎么去学习他人的思维导图?
1、看手艺--看背景图的画法,立体感,创意,总结经验得出自己的新创意。
2、看框架--同时画的内容,与自己的作比较:看别人画导图的视角、纬度和关注点,别人框架怎么建立的
3、重构逻辑--对比后得出相应的结论重构自己的框架。
重要知识点:
归纳逻辑之完美逻辑:完美是包含关系,它们是同一属性/维度/关系;阶层在一个级别上;一个维度同一属性;下级分支与上级分支同一属性;不有产生歧义。
五、几大核心力遵循的原则
1、框架与概括能力的原则
先总后分原则、关键词原则、七五四原则、维度学习重构原则
2、信息视觉转化能力的原则
思维导图本身的原则、曲线运用原则、由内到外配图原则、简图导图原则、精品导图原则、色彩定位及层次原则
3、想象力与记忆力的原则
由内到外配图法、超级想象力、导图的筛子效应(关键词的筛选)
4、管理和共识设计能力的原则
指令--规范、共同探索--示范总结、集体导图--重构
思维导图认证管理师第二天培训课程复盘
六、发散创新能力
1、横向发散--与中心图关系密切
2、纵向发散--可以就某一个关键词或目标进行发散。
闭端:离中心内容越来越远。
用途:对事物或者事件没有灵感时用,需要新的灵感,发散出新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