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之中感受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读《钟鼓楼》有感
在平凡的故事中,感受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我对于文学作品的领悟。
钟鼓楼札记
早就听闻过这本书,于是将它下载到电子书中,慢慢品味。此书给我的感觉像是一杯茶,喝的时候味情很淡,一盏香茗下肚,口中氤氲着醇醇的甘甜。跟喝茶一样读这本书不能图快,不能只过浏览情节的瘾,需要静下心来,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以一种第三人称的视角,静静体会书中的世间百态。
书中所描写的时间跨度很短,全书仅仅是围绕1982年12月12日这一天的“卯辰巳午未申”这六个时辰中发生的事所展开,但是它却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正如书中所说:“看来,一切都具有不确定性,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除非发生某种难以预料的灾变,北京的钟鼓楼将成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
空间范围也很小,仅限于钟鼓楼脚下的小胡同、小四合院,而在钟鼓楼脚下发生的这些故事所反映出来的现实,却是当时中国大部分人们的生活现状。全书以小见大围绕薛永全和薛大娘的小儿子薛纪跃的一场再平凡不过的婚礼,细节刻画了小儿媳潘秀娅,大儿子薛纪徽,邻居荀兴旺一家,邻居局长张奇林一家,追求艺术却被生活牵绊的澹台智珠和他老实本分的丈夫李铠,热情泼辣却嘴上得罪人的邻居詹丽颖.........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集中的展现在了薛纪跃的婚礼上,把人世间的温情、冷暖挥洒的淋漓尽致。这些在本书中看似配角的小人物,却让整个故事情节活起来,每个人都是书中的主角都有其背后的故事,书中这些平凡的人物及在这些平凡的人物中发生的平凡的琐事正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因此读这本书不能快,快了就如同听歌按下快进键一样,无法欣赏歌曲的情感起伏,声调的抑扬顿挫,要想深刻领悟书中的人生百味,一定要像品一杯清茶那样讲究“和”“静”“清”“寂”,只有如此才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感受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
我思考过作者为什么以钟鼓楼为书名,并且在小说中,钟鼓楼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古建筑,更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以一种亘古不变的姿态,俯视着身边的纷纷扰扰,却始终笑而不语,钟鼓楼以前就是用来报时的,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他们依旧巍峨的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小说一开始。先是100年前发生在什刹海和钟鼓楼一带的,看似毫无关联,却意味深远的一个离奇的故事。小说并没有循着那个离奇的故事朝下发展,却将一百多年后的钟鼓楼下那平凡琐屑,却蕴含着更丰富的一面加以展现。是作者用心良苦,因为在钟鼓楼边生息不已的人们之中,像那开头传说中那种纯善和极恶的人只是极少数,现实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大量的生活场景,并非都是“月黑杀人夜”,或“风高放火天”。世事无常之中,亦包含着“有常”。人生下来,活下去,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品味高一些的除此之外去追求“书画琴棋诗酒花”。无论怎样,待岁月洗净你人生的铅华,也就只是剩下“生下来,活下去”的“如常”。离我们的生活远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神秘,而近的东西却又让我们觉得平淡,无论远近,有常无常,只要能在其中有所感悟、发现,都能给我们带来收获,带来快乐。
时间!你默默流逝着。人类社会在你的流逝中书写着历史;个人生活在你的流逝中构成了命运。无论世事怎样变迁,请记住,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
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鼓楼胖,钟楼瘦。
钟鼓楼高高的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在平凡之中感受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读《钟鼓楼》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