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之光产品经理@产品

数据中台产品经理初探五

2019-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Frank舟

2019年还剩两个半月,接触数据中台的概念将近一年,做数据中台PD有十个半月,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感谢领导同事对我的放心,让一个不懂数据库、一个不会数据仓库知识、一个不懂行业知识的人放手一搏。

最近在部门内部复盘的会议的时候,偷偷看了《这个“忽悠”马云10亿的男人,还了阿里巴巴5000亿》的文章,文章讲的是王坚如何从众口里面的“骗子”变成“阿里云之父”,其中受的委屈,从看文章都会流泪。一个人需要多么大的毅力才能坚持,好几年都在被别人诟病的产品,相信世间没有几人。

联想到现在从事的大数据帮助客户减少人力、提高辅助决策的正确性的事情,至今很少有人相信,不管是客户,还是同事,都在怀疑,你的约束条件,足以支撑最终的结论吗、你的结论得到验证了吗、你的结论具有通用性吗?

以上的三连问,是我们目前最困恼,也是最具有挑战的事情。

首先目前分析出来的一堆数据,经过清洗后,变为有价值的数据,然后通过统计学和算法的理论,聚合成高质量的数据,然后采用各种业务约束条件,形成辅助决策的结论。

那么第一个问题——凭什么说你的约束条件就是对的,你的约束条件是否找的足够完备、是否具备普适性、是否结果专家判断、头脑风暴?原来的人工经验是怎么实现?

如果侥幸过了第一关,那么第二关,你的结论如何验证?如何说服客户,如何说服同事,如何得到客户认可,得到验证的机会,如果验证失败怎么办?如何修正?

假设踩了狗屎运,过了第二关,第三关——你的结论具有通用性吗?你在这个城市、这个场景下能顺畅,在别的城市、场景下,能跑通吗?如何调整你的阈值、你的约束条件?

针对于上面的三连问,往往在串行的执行过程中就失败了,这就是从电子到产品的失败的绊脚石,这也是我们作为数据中台、数据PD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没有现成的轮子可以抄,只能自己造,还要快。

其实是在数据工作中遇到很大的问题,数据的准确性,在最终结果输出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数据分析师,自己能做或多或少的数据分析,多能支出最终数据的问题。我们欢迎指出问题,但是不欢迎提供解决方案,因为从数据的接入、清洗、建模、输出都涉及到数据的重新刷新,也许每一步都是一个坎,每一步都存在问题,一层一层往下剥,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但是也许这就是数据分析师的作用吧。但是最关键的是,在数据每一层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标准数据处理流程,就像做手术,或者陶瓷产品,每一步都不能错,错一步,步步错。期望自己团队的小伙伴能恪守数据的严肃性,加强自我约束。

最后,还是招聘,招人是个很痛苦和漫长的事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PD这个岗位是将开发、运营、售前、售后、市场同学攒起来的人,可惜很多PD并不具备攒起来能力,包括我自己,往往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方向,也有自己的短板,招人,就是补齐自己的短板,一个团队中,有人善于开拓、有人善于稳固后方、有人善于沟通,各有所长,分工协作,界面画清晰了,想必就像唐僧西天取到经书也就不远了。

最后的最后,感谢一起努力奋斗的同学,愿意为这个起初“不靠谱”的PD,实现MVP。

嗯,各位,一起加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