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苏明玉式和解:强大的人才有资格谈原谅
最近身边朋友谈及最多的电视剧,非婚姻家庭大型灾难片《都挺好》莫属了吧。
未婚又想结婚的大龄单身女青年们看了瑟瑟发抖:敢情我一个月相亲五六七八回图的所谓的婚姻是这么个玩意儿,嫁个帅气上进高智商高学历的,打肿脸充胖子,妻女为了他的愚孝事业生活水平嗖嗖下降;嫁个甜言蜜语会宠妻的,妈宝巨婴暴力无能狂怒打老婆亲妹;嫁个老实巴交听老婆话的,得,苏大强在召唤你。
01
姚晨饰演的小妹苏明玉,从小生活在苏家三男人和强势母亲的阴影下,受尽母亲重男轻女的差别对待和父亲兄长的冷漠旁观。
在这个家庭里,她是一个终究要嫁出去的“外人”,被当成无用的累赘。因此,家里好一点的吃的自己从来吃不上,自己的房间可以为了两个哥哥说卖就卖,成绩优秀到可以上清华却只能读一个免费师范大学。
人们有个天然的惯性,走出家门时,我们会带上面具,枕戈达旦,做足了与世界搏斗的准备。回到家里,就急着脱掉面具,扔下武器——好像原始人回到安全的洞穴那样。
我们惯性地认为,家就是一个不需要面具,没有磨难,只有温情,是一个不需要躲藏、隐忍和战斗的地方。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过:“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大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会遗传的。”
初生的婴儿会怀念子宫的温暖。所以育儿师会告诉新手母亲,用棉布襁褓紧紧包裹婴儿,他会慢慢感到安全,放心入睡。
原生家庭是每一个弱小生命降临世间之后的第一个居所,容纳我们生命早期所有的秘密,是我们灵魂的底色。任何一个弱小生命都天然的向往家庭的爱,并且理所当然的去信任和美化家人的爱。
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这样一段描述:据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他创造了妈妈。
在幼小孩子心里,所谓最好的妈妈,就是为了他或者她无限付出的,无私的,如同专门满足人类心愿的神一般存在的妈妈。
我们愿意相信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并不是因为父母的爱天然如此,而是我们需要这份无私的爱。我们需要他们来包容和理解我们的弱小,无条件地鼓励和帮助我们的成长。
换句话说,母亲的无私不在于她本身就是个无私的人,或者谁有资格要求她在有了孩子之后转变为一个无限付出的角色,而在于我们是如此弱小,没有这份无私的母爱,我们就会由内而外,从心理到生理地发育不良。
02
如同苏明玉的另一个版本——《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即没能突破自我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强人,也无法从家庭的桎梏中逃离,自己的朋友,爱人,纷纷加入她的家庭战争中,依然拯救不了她受伤的心灵,依然要指望一些幸运才能帮她脱困。
苏明玉被网友评为逆袭版的樊胜美。与收入一般却要苦苦支撑父母哥哥吸血的樊胜美相比,苏明玉有钱有能力,实力完全碾压两个被偏宠的哥哥。自强自立,对男人不依附不妥协,妥妥的新时代独立女性范本。
现实中,同样的经历下,人们更有可能成为樊胜美,苏明玉已经算是那个百里挑一,双商皆优,得遇贵人的幸运儿。
如果你确实不能在原生家庭里找到你想要的温暖,你该怎么做?
像苏明玉一样,做到10年不再和伤害她最深的母亲联系?
然而,当母亲去世之后,苏明玉还是发现,无论如何伪装冷漠强大,她依然无法走出亲情的缠绕。或许,这种缠绕一直在她的心灵深处,她不吃自己小时候没吃过的东西,不愿意进入婚姻,她的种种行为依然显示出,过去那些伤痕,还在她的心口,肆无忌惮地伤害她。
她的父亲苏大强,总会在要挟她的时候,精准地打击她最深的伤口:“你跟你妈一样!”
无论如何伪装和回避,你的伤,一直在那里,让那些熟知你又惯于伤害你的人,一击即中。
我们都知道及时止损的道理,也知道有些人永远是那种在一起会拖垮你人生的人,而且他们无法改变,只有远离。然而现实是,有些关系,你就是无法切割。
03
当心理学成为一种流行,当原生家庭成为一个热词,我们终于能找到解释我们长大后却依然弱小的归因。
然而,无论这种归因正确与否,沉浸在对原生家庭的挞伐中,并非真正的解决之道。
知道病因却不治病,只诉诸于抱怨,动辄寄希望于逃离,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治疗办法。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向往着成长为有力量的大人,而且我们终将独自长大。
在豆瓣看到这样的帖子:
回复里,有人分享同样的经历:
无论是“我想通了,对她的怨恨没那么重了”还是“感谢她的苛刻偏心,因为这些我才如此强大如此棒”,无论是电视剧里的苏明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被伤害的那一方只能在逆袭后才能取得说原谅的资格。
如若没有逆袭,没有变得强大,那些给予伤害的人对沉溺痛苦的你不会有任何触动。即使你还顾念感情,也不过被理解为逆来顺受而已。弱小的人被欺负,却枉谈原谅,这只是自我麻醉和逃避,够不上被称颂。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当你看穿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哈儿的移动城堡》中,想吃掉哈尔心脏的荒野女巫魔法尽失后被深爱哈尔的苏菲收留。
然而即使已经成为一个没用的老太婆,荒野女巫还是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想要吃掉哈尔的心脏。我一直不太理解苏菲最后为什么要救屡屡伤害她和哈尔的女巫,觉得像这样的角色一定要狠狠地惩罚,像童话中那些坏皇后坏女巫的下场一样,穿上烧红的铁鞋跳到死去。
我曾经一度认为苏菲是令人失望的“圣母”。年岁增长后才知道,强大的人有资格谈原谅。强大的人的原谅不是圣母,而是智慧。她不会被已经过去的事情打扰自己的人生。
圣母只能用于形容那些弱小的人。强者的原谅是一种浪漫柔和的英雄主义。
遍历人间风霜雨雪,尝尽世间酸甜苦辣,不是为了在这漫长人生得一身愤恨,而是当年华老去,回望似水流年,得几分雨后初晴的喜乐满足。
不是为了原谅,只是为了对自己好一点。
04
我们都相信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也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道理我们都懂,却难以用到家人身上——家人二字,实在有难以绕过的特殊定义。
我们无法承认不如意的家人也是这寻常人生的最为寻常的一部分。有缘成为家人的人们,并不一定能够亲密生活。
每个人对亲密生活的定义都是不同的,自我满足式的,强行想要达到自己想要的那种亲密,家庭就难免成为权力的争夺场——谁有权力,能让其他家人都满足他想要的那一类亲密。由此,论是非,争对错,把血脉亲情搅成一团乱麻,把市井生活过成鸡飞狗跳。
没有多少应该与否,是非对错量不了情深缘浅。我们再也不是那个非黑即白的小孩,成年的我们学会了更加弹性地看待身边的事物。理解什么是个性、个体,什么是黑白中间的灰色地带了。
有缘有份的人,灵魂契合,趣味相投,越多相处越得亲密。有缘无份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三观相背两相厌。家庭的幸福在于感情的交融,感情的生发在于自愿而为。
电视剧剧终,苏明玉早已成为苏家的“救火队员”,曾经忽视她、打压她、欺负她的父亲、兄长,都不得不正视她的强大,接受她的帮助。
苏明玉终于释然。
她成为心里有光的人。
这个世界很多美好的东西,不管是事物还是品质,都是为强者准备的。所以,在一无所有的时候,请全心把所有的力气都放在让自己变强这件事上吧。
愿你但行前路,莫问前程,得且珍惜,失则释怀,终遇所爱,余生尽欢。
作者:张小白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不冷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