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拥有这3种思维能力
真正改变你的,只有你看问题的方式。
托马斯·科里写了一本书叫《富有的习惯》,总结了富人具备的好习惯;
哈维·艾克写了一本书《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列举了17条富人和穷人的不同思考方式;
斯蒂芬·柯维写了一本书叫《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精炼出7条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习惯。
那些厉害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相似的。
(尽管以上三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像是烂俗的成功学,但请不要因为书名错过它们。)
1、打破旧有观念,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的心灵可能就是我成功的最大障碍。”——《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你了解的自己就是真正的你吗?
你接收到的讯息都是正确的吗?
你认为对的事情真的对吗?
人是环境的产物。
我们处在这个社会中,自小接受的教育,来自各种观念的影响,无一不在造就今天的你。
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在加上自我选择,成就今天的局面,而这些选择也是受过往经验影响,有可能是错的。
你说,一个有钱人和一个慈善家,谁更高贵呢?
人在不同的立场,会持有不同的观点。
道德和利益,是两个评判系统,但他们未必是对立的。
如果把自己受限在某一个评判系统,为了外界的眼光而活,至少某一部分是伸展不起来的。
有钱人也可以做慈善家,慈善家也可以是有钱人。
破局的第一条,就是破局边界。
不轻易做评判,不评判他人,也不评判自己。
一旦给他人或者自己下定义,人就会被局限。
现在的网络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尤其是各种软件会按照你的习惯,推送相似的信息。
我们看到的,就以为是整个世界。
有时候我觉得手机像个怪兽,吞噬掉人大部分的时间精力,还有情绪。
有时候又觉得手机像个宦官,恭维你、讨好你,口蜜腹剑,总之是个佞臣。
让你喜欢的东西,大部分是让你爽的。
大多数的信息,都在制造情绪,因为情绪才能调动人的行为。
怎么样让手机变成工具?怎么样接收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被网络和世界裹挟着前行?
透过现象看本质,识别问题的根源,找到底层逻辑,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这就避免了很多跟风行为。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买、为什么要学,看到大家都在用,就去买了;看到大家都在学,就跟着去学。
听到别人说赚钱,觉得很容易,也跟着去做,结果成了被割的韭菜。
2、开放包容,做正确的事
证明自己是没用的,做正确的事,而不是争第一。
汉高祖刘邦,和项羽夺天下,抢入关中,但他成事不觉得是自己厉害,是手下人厉害。
他最厉害的,是能包容接纳不同的人才。
刘邦:“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资治通鉴》
历史上同样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用人如器”的话。
“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他们都足够开放,足够包容。
再聪明的人,也有思维盲点。
当你听到与你相左的观点时,比起愤怒,更应该去了解这些观点。也许,它们更客观呢?
我的目标只是让自己正确——我并不关心正确的答案是不是来源我。
——《原则》
阻碍一个人开放的原因,大多是自负。
自负,是源自于和他人比较产生的社会情感,于是有了嫉妒和抱怨。
万物有灵,我们既然享有身而为人的智慧和乐趣,在同一片蓝天下,也有人拥有相同或者更多。
真诚地发现他人的优点,夸奖别人,是在“缩小自己”。
有周瑜,也会有诸葛亮;
有王安石,也会有司马光。
这是一种自我解放。
3、聚焦目标,懂得掌控自我
成功的人都有一种心态:生活由我掌控。
他们相信人定胜天。
掌控生活的前提,是掌控自我。
能够聚焦目标,不被情绪和外界所困,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心思不被其他影响。
就算不喜欢某些人,就算做一些事感到不舒服,为了目标还是选择不在意。
他们可以忽视自我感受,掌控情绪。
战国名将吴起,少年时曾立下誓言,不封侯拜将,绝不还乡!
母亲亡故,吴起也未归乡奔丧,因此被重视礼法的老师逐出师门。
后来,为了取得鲁国国君的信任,获得征战沙场的机会,吴起杀妻明志。
这样冷酷凶残的人,竟然能为手下士兵吸脓疮。
士兵的母亲很伤心,觉得儿子为报恩,会死在战场。
为了赚取军心,吴起可以做到如此地步。
吴起是典型的以目标为导向,他不是个好儿子、好丈夫,但就像郭沫若说的:“秦以前作为兵学家是与孙武并称,作为政治家与商鞅并称。”
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毫无疑问,吴起是能完全掌控自我的,他专注在兵法和政事上,并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前三个习惯是属于掌控自我的范畴:
①积极主动:改变心态,自己选择走哪一条路,不依赖他人,拥有积极主动的意识。
②以终为始:树立目标感,以终为始。人生最终走向哪里,全看你把终点定在哪里。
③要事第一:建立行动的法则,防患于未然,先做最重要的事。
只有实现前三个习惯,先搞定自己,才能搞定其他。
最后一个习惯——不断更新,更新的不仅仅是精神层面和智力层面,也包括身体层面。
更新,是一种进化,是为了长久保持高效能的状态。
能够掌控自我的人,才能做到专注。
佛法有言:“一门深入,长时熏陶。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局限一个人的,是他固有的思维模式。
你有没有识别出自己的思维习惯?哪些是有利的?哪些又阻碍了你?
宇宙是一面镜子,它倒映所有,你发出什么信号,它回馈给你的就是什么。
我是梦溪,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记得点赞和关注,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