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的世界大数据数据库

分布式系统CAP理论及BASE理论简介

2019-04-21  本文已影响1人  公众号_WU双

前言

目前网络上介绍CAP理论及BASE理论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但很多文章内容都在重复,而且并不严谨。比如分布式系统一定要具备分区容忍性P,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不能够选择CA吗?
本文将先介绍CAP理论及BASE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总结下本文并谈谈自己对分布式系统理论的思考。希望阅读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CAP理论

分布式系统的CAP理论是由Eric Brewer于1999年首先提出的,CAP是对Consistency(一致性)、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忍性)的一种简称,如下图所示:


分布式系统的CAP理论

具体含义如下:

综上可知,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来说,C、A、P三者不可兼得。

BASE理论

对于很多互联网应用来说,对一致性的要求可以降低,而可用性的要求则更为重要,从而产生了弱一致性的BASE理论。BASE理论是基于CAP理论逐步演化而来的,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不能达到强一致性,也可以根据应用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达到最终一致性的效果。BASE是Basically Available(基本可用)、Soft state(软状态/柔性状态)、Eventually consistent(最终一致性)三个词组的简写,是对CAP中C和A的延伸。

BASE理论的含义如下:

以上就是BASE理论的基本概念,可见BASE理论强调的是系统的高可用,允许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数据不一致,但在给定的时间窗口内,系统最终一定是要达到一致状态的。

总结及思考

系统从集中式发展到分布式,一部分原因在于单机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数据的存储与处理,而引入分布式后,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分布式系统中的网络问题。
分布式系统CAP理论及BASE理论可以说是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基石,这些基本理论对于深入理解分布式环境下技术方案设计选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其中BASE理论也可以说是对CAP理论的一种扩展,通过系统的软状态,最终一致性的特点,婉转的实现了CAP三者的结合
最后,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可能并没有机会参与到分布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当中,但了解分布式系统理论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分布式系统的设计理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选择与使用分布式系统的产品。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及打赏,如有不足,也欢迎指正。

参考资料

1.《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于戈 申德荣.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