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陷入泥潭
“融合”恰好与“分化”相反。所谓“融合”就是陷入一种共生或寄生关系的泥潭中。也就是说,你总是对别人的行为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反应。
顺从、反叛、攻击和断绝关系,都是“融合”的不同体现。
很多夫妻之间的纷争说到底就是为了让对方进入理想中的“哺育者”角色。
他们对“亲密感”的定义非常符合我们很多人对“爱情”的看法,但这恰恰是一种“融合”关系的体现。
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融合”的关系,而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却是要让自己成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成熟个体。
即使对成年人来说,也很难放弃追求“融合”的欲望。我们梦想着找到一个“特殊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希望他能带来想要的“融合”式爱情。
当我们坠入爱河的时候,自以为找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人”。当我们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就开始抱怨自己与爱人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这时所说的“交流”往往指的是“一致性”。
当人们认为自己在和爱人“交流”的时候,其实是他们和爱人想法一致的时候。
当抱怨没有“交流”时,其实往往是没有“交流”到想要“交流”的东西而已。
因此,他们虽然一直在“交流”,却总是“交流”失败。
这样一来,当一方想要的东西跟另一方不一样时,他也许会跟她保持疏远,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他也希望她能够更加理解他,期望她变得跟他更加相似)。
她则拼命地向他靠近,希望获得更多的“亲密感”(其实这里的“亲密感”指的是“一致性”),希望他能够与她更好地“交流”。
夫妻二人实际上都是被原生家庭中未解决的“感情依恋”所困,他们都希望从婚姻中获得那种“合二为一”的奇妙感觉。
“融合”是夫妻关系中一个强大的因素。
处于“融合关系”中的夫妻像了解自己一样熟悉对方。即使对方不说一句话,丈夫或者妻子也能明白对方的需求、愿望、想法和感受。
那些具有“情感本能”的人往往熟悉这个过程。
这样的人大多出身于具有“融合”氛围的家庭,特别善于观察家庭其他成员的情绪变化,因为这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具有这种本能的人也常常是被动的,只能对别人的行为做出反应。他们总是时时关注着自己与别人的距离,揣测着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根据别人的需要、想法和感受,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他们也许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更不要说表达自己的愿望了。
在高度“融合”的家庭中,成员之间的差异往往是被忽视和否认的。
一个家庭的“融合”程度越高,家庭成员就越不愿意承认这个规则的存在,更不愿讨论它的内容。
这样一来,很多家庭就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而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但是当家庭中的某个成员有了足够的自信,不再与其他人保持一致,并且敢于面对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时,这样的家庭就不得不发生改变。
还有另外一些家庭,当子女到达青春期之后,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或者至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一个家庭的子女到达青春期时,家里的各种“潜规则”和“显规则”都会受到挑战和质疑。在“融合”型的家庭中,一切秩序都要开始崩溃了。
子女要求“分离”的愿望超过了“融合”的需要。于是,很多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曾经非常听话,在学校里表现很好,但是到了13~16岁就不再是这样了。
这些父母的意思是:子女曾经非常愿意按照父母的期望行事,但是到了青春期,子女开始特立独行,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再与父母保持一致。
这样一来,父母就变得焦虑起来。
在通常情况下,至少父母中的一方会以频繁惩罚和控制子女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
这种方式有时会见效,但最多只能推迟分离的时间(正如有些子女会说:“我要等着离家的那一天”),而且会让子女更加彻底地与父母断绝关系。
子女们会这样想:“在家里,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所以我最好别回去。”
一个家庭的“融合”程度越高,该家庭中的子女感到的“威胁”就越大,他们就越希望打破这种“融合”的状态,并且在感情上与自己的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这个阶段,父母对子女施加的控制越强,双方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就会越激烈。
最后,为了表明自己不愿受父母压力的控制,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往往会做出一些令父母勃然大怒的出格之事,来展示自己的“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表现出来的叛逆行为并不代表真正的独立。
他们并没有学会独立思考,也没有为自己的人生设置特定的目标。这样的“叛逆”只能是自我毁灭罢了。
在一个高度“融合”的家庭中,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发生叛逆时,往往会与同龄人建立起一种同样高度“融合”的关系。
他们希望与父母不同,却变得跟一些同龄人非常相似。
在这种同龄人的伙伴群体之中,青少年们又开始追求“一致”和“统一”。
因此,他们在这种新的群体中也很难实现“分化”成功。
这种青少年群体的基本目的是反抗父母和其他的权威。在反抗的过程中,他们相互支持,互相鼓励。
但他们这样做也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实现“分化”和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