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征程(原创)

2023-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贺承德

拿到语文新课标,我立刻傻了眼,心中产生了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迷茫感。好在杭州师范大学的王崧舟教授做客生命教育网的空中课堂,他向我们系统地梳理出了语文新课标的精髓。洗耳恭听之余,我产生了一种“天上掉馅饼”的幸福感和喜悦感。再次放眼语文新课标,我的心里像是安放了一面明镜似的,无比通透。

王教授的讲座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22年新课标的修订原因,第二部分是2022年新课标的主要内容。从原因上来看,它不仅是教育的产物,而且是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的烙印。王教授重点讲了语文新课标的主要内容。有道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王教授把它概括为15564,即:一个核心,五大课程理念,五类课程主题,六大任务群,四条教学建议。

语文新课程核心素养,说得高大上一些,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作。说得通俗易懂一些,就是听说读写思。我们以前分明是过于强调了听说读写的必要性,从而忽略了“思”的重要性。“思”把听说读写提升到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没有思考的倾听和诉说,是凄风;没有思考的阅读和写作,是苦雨。惟有思考,才能让听说读写蜕变成为和风细雨。这才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拥有的诗情画意。或者说,文化自信是鲜明的旗帜,语言运用是生动的战斗,思维能力是雄实的底牌,审美创作是壮丽的招牌。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与文学紧密相关。听是为说铺路的,读是为写搭桥的。而思呢?堪称听读听说读写的总指挥,属于高级工程师。会说的标准是出口成章,且文明得体。会写的准绳是下笔成文,且文采芬芳。

五大课程理念是指课程目标理念、课程结构理念、课程内容理念、课程实施理念和课程评价理念。但无论哪一种理念,都紧紧地围绕着“育人”和“发展”这两个关键词来展开。通过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发展中的人,能够提到人品善良的水平,可以达到心田美丽的高度。

五大课程主题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国优秀文化和当代生活文化等。语文是语言的艺术,与文化一脉相承。这文化,既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又有世界纵横诸多年的优秀文化。

改革是语文的自我完善,开放是语文的必由之路。如果固步自封,我们就成了井底之蛙。如果画地为牢,我们就成了笼中之兽。倘若这般,哪里还有什么文明用来感化?哪里还有什么文化用来教义?

六个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这六大学习任务群,立足于基础,着眼于发展,投身于拓展,是语文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有的人也许会问:“在这六大学习任务群中,我感受到了‘读’的分量的沉重,怎么 ‘写’的力量如此渺小呀?”我认为,大读是小写的靓影,小写是大读的金身。或者说,读是写的嫁妆,写是读的新娘。你已经欣赏到了新娘的嫁妆,还怕拜读不到那个娇美的新娘吗?

四条教学建议,是指立德树人、整体规划、创设情境和智慧学习。每一条都是至情真言。它们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新课标,新征程。当你的利剑指南的时候,我的战旗正一路向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