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流浪大师沈巍,聊聊个人营销
2019-03-24 本文已影响13人
拆姐若轩
最近正在啃一本营销类的大部头——科特勒写的《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践》(第16版),就是下面这个大红书。

这本书有600多页,相当厚的📚,虽然有案例,但是大部分案例支撑的论点都是在讲最最基(ku)础(zao)的营销原理,看起来似乎没有《增长黑客》那样刺激,但大师的实力,经典的魅力就在于,无论随着时代怎么变迁,科技如何进步,始终万变不离其宗。
就好像真的愿意花心思学投资理财的人,我会建议他多看经典著作,多看历史,任何抛开周期规律谈一时的投资收益都是瞎扯淡,抛开人生规律谈家庭理财规划都是耍流氓。
在我过往的学习积累经验里,我认为,任何一个领域的学习始终是“框架—实务—框架”的无限循环,优秀的学习能力,不是在无限循环中低水平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着循环。
怎样才能被别人记住?
最近网络上炒的很火的上海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他能被动的“红”了?因为超出预期。他的形象原本是个流浪汉,可是因为他读书比通常认知里的流浪汉多一点,就超出了预期,大家觉得他很厉害,如果他的身份还是一个在原来单位上班的职员,那么他读同样的书,聊同样的天,大家还会觉得他厉害么?

保险代理人怎么被别人记住?
90%的人都抱怨过保险行业从业人员水平低,全国有近千万保险营销员队伍,大部分人的营销方式叫“复制粘贴”,朋友圈发的,平时说的,要么是话术、要么是段子,请问你自己在哪儿?

现在保险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已经从熟人交易转型为市场交易型,有购买保险意识的人群越来越多,但是凭什么找到你?
这个行业已经有1%的人跑在前面,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高管、创业者、大V跨界来打劫。
1000万人中的你,如何建立个人标签,如何打造个人品牌,一个合格的从业者要具备哪些硬核能力,上这个认证班就足够了。
懂高效学习的人,只会和行业内跑得最快的人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