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两个维度

2018-12-12  本文已影响27人  文科说

前两天回顾去年阅读过的萧秋水女侠《进阶》读书笔记,发现这么一段话被自己标注并记录。

“站得高了,见得多了,也就会忽略琐屑小事,抓大,放小。 人在尘世,要学会把自己放在高空的角度看事情。这是一个空间维度。 也要学会站在生命的长度看事情,勘破生死,热爱生命。这是一个时间维度。 我喜欢看云。在山上、在地上,我喜欢仰头上望,累了,我也会到阳台上走走,看外面云卷云舒。”

于是,我想总结一下自己关于时间的两个维度的思考。

增加时间轴的维度

说到价值,利润等概念我们一般情况下说的都是一个时点的状态,比如小强是经理,这月的利润是50万元等等。我们平常的思维习惯于关注当下的状态,忽略了时间轴的概念,吴伯凡老师提过一个概念叫“盲维”,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太多地关注一个点而忽略了一个维度。时间轴就是让我们把时间当做一个维度来看,比如一款产品的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一个人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期等等。有了时间轴的概念就会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们最大化发挥时间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古人说的好“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对于一款产品在进入期就要把握好营销和渠道的力度,而不是在衰退期才用上洪荒之力来挽救产品。总之就是要把握好时间轴的维度,在合适的时段做合适的事情。

又到年底了,这时的时间轴对习惯做年度总结和计划的朋友就是比较好的维度。比如你回顾自己的5年规划,年度大事记,年度目标达成情况,沿着这条时间轴的终点就是你想成为的理想状态,在达到理想状态之前,我们需要不断地回顾目标的达成情况,总结原因,不断改进直至目标全部达成。如果没有时间轴这个维度,没有目标,我们每天做详细的计划对于实现我们的理想有啥意义呢?对比有没有时间轴概念的朋友,我们就会发现,经过时间的流逝前者有可能追逐到了诗和远方,而后者仍在苟且地过活。你愿意拥有自己的时间轴,制定自己的目标吗?

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时间轴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光有时间轴的概念还不能让我们高效地发挥时间的价值。比如即使我们制定了目标,做了长期规划、短期规划、年度计划、月度计划等一系列计划和实施行动,到年底发现收获仍不理想,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我们团队内部对时间的划分不统一,管理层的时间切割是以15分钟-30分钟为界限,执行层是以1小时或1个工作日为界限的。这就是我想说的时间颗粒度的概念。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2016年网上疯传的王健林的一张行程表可以看出,他的时间颗粒度比较细,大约15分钟。据说罗胖的时间颗粒度是10分钟,比尔盖茨的时间颗粒度是5分钟,也就是说他的行程表是按5分钟或者300秒来切分的。时间颗粒度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同时也要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时间颗粒度。

有好多时候因为大家的时间颗粒度不同容易造成误会,比如有的朋友时间颗粒度是半天,你的时间颗粒度是1小时,他工作日来北京出差,你跟他约个饭,他告诉你下午吧,下午你过来。但他不知道你下午只有2小时的空余时间,你再问他坐标哪里,他说在房山这边,而你在首都机场这边,等你赶过去了两个小时就没了。所以你会综合考虑后告知朋友,今天不行没时间,周末你还在房山吗?这时有的朋友也许就会不理解觉得你不够意思,大老远来了你也不见见,你理解了他没有时间颗粒度和空间的概念,他不一定理解你。这就又涉及到一个心理学的概念课题分离,课题分离在这个场景中的意思就是你把你的实际情况告知朋友是你的事情,他理解不理解是他的事情。如果感情深他不会因为这一次的不赴约而生气,因为所谓的感情深是说你们彼此在乎的是对方本身,而不是某一件事。

恪守时间,就是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试着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开始以1小时为单位划分时间,作为自己的时间颗粒度,以1分钟为单位信守时间,如果你做到了并持续去做,你会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当然,前提是你能精确地感知时间,你有规划和记录时间的习惯,你清楚地知道1小时能完成什么任务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