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习惯?

2019-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四似四

1

读完了《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迫不及待的想看《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

早晨,迎着8点15分的太阳愉快的出门,想着地铁一小时妥妥的可以看第4部,心里美滋滋。

地铁在我精明的盘算下到了站,我一如既往的占上了我的坑位,娴熟的把双肩包往胸前一放,拿出保温水杯里的温水舒服的喝了一口,在取出书的一刹那,全然不顾书皮的颜色有多么似曾相识,只顾翻开前言,自顾自的读了起来。

难道前言还会总结前一本书的故事吗?转念一想,不对!!!!凌乱的翻了翻内容,才发现不是武则天又当上皇帝了,而是我忘记把第4部放到书包里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习惯?

2

今天不能读书?

上下地铁两个多小时如何度过?

中午1小时如何度过?

不是说好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天灰灰,眼蒙蒙,风吹草地见痴心。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习惯?

3

开启解决方案模式。抛弃一切情绪,只为解决“今天该如何度过这三小时?”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习惯?

上班地铁1小时,输出。因输出即输入,警示自己。

中午午休1小时,桌旁还有一堆书,虽然既不有趣,跟我的专业也不相符。但“韶华白首,转瞬即逝。唯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说白了,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可循。跨领域读书,不失为,从另一角度看世界。

下班地铁1小时,手机课程学起来!温故,也许可知新。

4

难道这就是读书习惯的魔力????

不敢骄傲,因为深知周末即将远行,生物钟打乱,又该如何保持每天3小时。不知还能否唱起“你是风儿,我是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