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写作

我教学生写作的经验(三)——阅读的方法——复述

2024-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长风m
小时候读书 ,重视的是情节。就好像看电视剧,一集一集地看,特别想知道故事的脉络  ,迫不及待的看到最后一集,知道每一个人的命运结局 ,所有的牵挂才尘埃落定。也就是说 ,早起的阅读是为了结果而轻过程的。我也不考虑文章为什么吸引我,也不关心它究竟哪里好。后来看书,别的都是过眼云烟 总之,唯有情节了然于胸,我们跟随故事里的人物呢,哭一回,笑一回,但是依旧不问为故事为何可以催人泪下 ,又何以让人忍俊不禁  。总之,读的多,思考得少。

大了之后,我就发现我构思文章的时候,总想写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最好这件事很罕见 ,以其稀有性来博眼球。但是,“李杜诗篇万口传,至即已觉不新鲜得不新鲜” ,文章从古到今,故事写了这么多年,都被写的都差不多了,该有多少没有人动过的故事呢?所以我们设计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可是细节写不好,自己这一关都难过,还指望谁不买账呢?

于是回过头看看大师们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在看书会发现,大师写的都是小人物,闰土,孔乙己,事情也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儿,可是为什么有让人哽咽落泪的地方呢?为什么等我写文章时,改有泪点的地方总是那么差强人意呢?

再度书,我先读一遍,觉得掌握到之后,合上书,自己跟着复述。还能复述得跟原著一样有味道吗?肯定不行,是要折掉一些的。那么我就要看看究竟哪些是和原著有出入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能表达好而我们做不到的,也是我们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

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比如说如果别人描述一件事,生发了七八个句子,还特别顺当,可能我们就一句话带过了。说明我们写的比较粗糙,而他们写的细致入微,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见。

那么,怎样能缩短这种差距呢?可以用这种复述的方式。读完文章开始复述,然后看我能复述到了哪儿。复述不下去了,这些就是我不会的,那就记住他。我们读书就要读出我们不会的东西呀,然后掌握它,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文章不就写顺当了吗?

复述的过程还可以培养语感,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或者写文章的时候,就知道怎样找到突破点进行细致描写,怎样把事情写具体。我觉得这个效果比较好,大家可以试一试,亲测有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