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五运六气 中医解读 看透本质

《黄帝内经》笔记1――怎么学?王洪图教授告诉你

2017-10-11  本文已影响414人  大荷08

——————总结王洪图教授《皇帝内经》讲座视频(1)

王洪图,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中医系副主任、内经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医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中医药继承工作中的指导老师。

我们学习知识后,总结一下,会更好。怎么总结了,就是写出来。

这也是王洪图教授在《黄帝内经》讲座课里提到的,他说:我们学习皇帝内经,要善于总结,要学会写作。

视频1主要讲了《黄帝内经》的基本情况,在医学史上的地位,学习《黄帝内经》的方法,学习《黄帝内经》的参考书。



《黄帝内经》的基本情况。

《黄帝内经》总共有162篇文章,不是一个人写的,是由春秋战国时期,多个医家写的论文汇编而成的,成书于西汉初。

他分《灵枢》和《素问》两本书。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经典医学著作。


王老师讲课

《黄帝内经》在中医医学史上的地位。

王洪图教授在讲座里,重点讲了《黄帝内经》的价值,后期很多医学家的著作,都会参考《黄帝内经》的内容。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第一篇文章里,就写到“凡成大医者,要熟悉《黄帝内经》……”

在1990年以前,研究《黄帝内经》的书籍,就有400多部,可见《黄帝内经》是多少医家需要学习的书籍啊,就像文学界的《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竟然成了一个派别。

现在,不论是中医学的本科,还是研究生,甚至博士,都要学习《黄帝内经》。

作为中医,都知道《黄帝内经》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读医学的人们也都知道。



学习《黄帝内经》的方法。

王洪图教授在讲座里说:

1,要抓住重点和关键,在教材《内经讲义》这本书里,经文选读的那些文章就是重点,关键就是学术体系的相关问题和特点。如整体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2,善于对比与思考。

3,理论要与实践结合起来。

4,理解了,还要背诵。

5,总结,并学习写作,比如,写《黄帝内经》学习心得。

《黄帝内经》笔记1――怎么学?王洪图教授告诉你 《黄帝内经》笔记1――怎么学?王洪图教授告诉你 《黄帝内经》笔记1――怎么学?王洪图教授告诉你


最后王教授给了我们莘莘学子,学习《黄帝内经》的一些参考书。

1,本科教材《内经讲义》。

2,《黄帝内经太素》  作者为唐代的杨上善

3,《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明代的马莳写的。

4,《类经》  明代  张介宾

5,《黄帝内经素问集著》《黄帝内经灵枢集著》 作者  清代  张志聪

6,《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这本书就是由王洪图教授主编的,由五十几位专家组成的著书团队,还有日本,韩国的医家参与,中国基本每个省有一位一家参与,西藏没有。


谢谢我的朋友向洁,我们约定打卡,每天看一集《黄帝内经》视频,然后写心得或总结,这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希望大家喜欢黄帝内经,喜欢中医,中医的基础和核心思想,就在黄帝内经里面,黄帝内经就像一座宝库,等你去挖掘。

链接:v.youku.com/v_show/id_XMzY4NzE2Mzg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