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成长学习(九)

今天海平老师老师讲的《论语》的15.24,4.03,4.04,4.05。
(1)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小时候,父亲就把这句话送给我,教育我凡事换位思考,多体谅别人,永远不要为难别人。
当年我结婚的时候,婆婆说她攒的钱留着养老,让我们自己攒几年钱再办婚礼,我安慰她,我不需要婚礼,我们自己拿钱旅行结婚。结婚后,同事们到我们租住的房子帮我安家,一进门“炸了锅”:“没有彩礼,没有新房,连厨房都没给配东西,你怎么连要求都不提就结婚?”我说:“我从没想到为难我婆婆,我们的家我们打算自己慢慢打拼一点点配备起来。”
而我结婚时,父母亲就一个要求:无条件的孝敬公婆。
人们都说,幸福的婚姻的前提要两个人,两个家庭三观一致,我和婆婆家庭的三观并不完全一致,但能和睦相处20多年,都来自父母亲对我孝道的教诲,我的同事朋友都说我很傻,很不值为婚姻受了很多苦,可现在学习了中华文化,我坚信父母亲对我的教诲是正确的,我要继续努力,更加孝顺婆婆,让她在御花园安度晚年。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的喜爱人和厌恶人。
对一个人的好坏评价不能凭着自己的私心,而要怀着一颗光明磊落的公正之心,这样才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做到亲君子远小人,树立正气之风,鞭挞歪风邪气,强调的还是仁德的修炼。
(3)子曰:“苟志于仁也,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立志修养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的立志,不是追求俗世的功名利禄,而是
从各个方面阐述人一生要追求的就是做一个有仁德的人,的确如此,今天的社会,如果人人都有仁爱仁德之心,那么这个世界该有多美好呀!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宁可受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君子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不管在任何时候,即使在吃一顿饭的时间里也不会背离仁德的,即使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及时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安仁德去办事的。
这段话是学论语以来最长的一段,漫漫人生路,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唯一坚守的依旧是仁德,在今天就是高尚的道德修养,我们要抵制一些不正确的通往成功的捷径,凭着自己的努力,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