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知识节:能买到的,就不是属于你的知识
一、从不会说人话到不得不说人话
在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之前,我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好好说人话。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你随便找来一本《普通心理学》看看,无论是外国翻译成中文版本的还是国内学者写的,你就不可能找出来哪一页是有在好好说人话的。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彭聃龄老师写的《普通心理学》一书是这么定义“颜色”的: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什么鬼?!
毫无疑问,这个定义很科学,就是不好懂。我要这么跟我爸妈解释什么是颜色,他们肯定会说我读书读傻了。
而我的学生,又是非常特别的一群人,他们来自各个初中成绩靠后的那30%。这意味着如果我不能在课堂上好好说人话,我随时有可能被他们赶出教室——用暴力或者冷暴力。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痛苦的“说人话”之旅。
二、如何才能说人话?
在开始走上讲台的第一年,我是这么学说人话的。
首先,在讲课时观察我的学生的反应。之前我已说过,我的学生很特别,他们不会像普通中学的学生那样,即使内容听不懂或者不感兴趣仍然能够专注地听老师讲。他们的反应是直接且即时的,听不懂,趴台就睡,不感兴趣,拿出课外书或手机就在那看。
我必须随时根据我的学生的反应,调整我的语音语调,举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明我要讲解的概念,用学生常用的话来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
其次,多听优秀老师的课。虽然我的学生很特别,但是总有那么几个优秀的老师能够让他们全班都嗨起来。通过多听这几个老师的课,观察、模仿他们讲课的方法,我得到了很多启发。
再次,在以上的基础上把想要讲的内容用口头语言讲给自己听。讲给自己听,是为了确保内容的通顺。然后,再想一想,这个内容,是否能用我身边的什么例子来说明。我讲这个例子,学生会不会有共鸣。
最后,收集学生给我的反馈。我通常会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要求学生给我写写本节课的评价和反馈,因为不记名,我的学生都很敢写。哪里不好,哪里不感兴趣,哪里好,哪里很有意思,他们都会告诉我。我再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改进。
就这样,我用两年多的时间,成为了我们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男老师之一。
三、知识付费正在成为趋势吗?
今年的十二月三日,喜马拉雅推出了“123知识节”。在这一天,喜马拉雅联合马东、吴晓波、华少、龚琳娜、梁冬等850位知识网红,用2000多节知识课程打造知识版的双11,最终用24小时卖出5088万,持平09年首届“双十一”销售额。
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说“知识交易”这回事了。
知识付费正在成为趋势吗?是的,毋庸置疑。
知识真的可以用买的吗?不,并不能够,能买到的,就不是属于你的知识。
辩手李慕阳在《喜马拉雅、在行、知乎、得到上演“四国大战”,为什么人们愿为知识付费?》一文中写到:
我们开始看到这样一种矛盾:
一方面人们越来越追捧有营养有价值、深入系统的“干货”;另一方面,人们又总是希望他们是浅显易懂、一看就会的。
一方面,人们乐于在朋友圈分享各种专业文章、鄙视纯粹的心灵鸡汤;另一方面,人们只是囫囵吞枣地阅读、过目就忘。
一方面,人们开始在知乎live上参加各种课程;另一方面,他们总是不能准时参加、事后又总是无法耐着性子听完,他们的订购更多是因为看到了抢眼的课程介绍——这个东西总会有用得着的时候,至少生怕错过。
也就是说,人们花钱买来的,更多的是具有易得性质的“干货”,而不是深度学习后的知识。人们看似通过花钱节省了获得知识的时间,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非常关键的知识加工环节。更为可怕的是,倘若我们每天都把时间花在那些我们花钱买回来的“知识”上,那么,我们同时也放弃了这些“知识”之外的更为广阔的世界。
别处World在《我们又被社交网络骗了一次》一文中就提到“信息素养”这一概念。
什么是“信息素养”?
它指的是分辨真假消息和消息源的能力。
文中提到:
图片来自别处World的《我们又被社交网络骗了一次》一文斯坦福大学花了一年的时间,对美国年轻人分辨真假消息和消息源的能力进行了大样本的深入调查。结果令人“惊愕、绝望”:80%的中学生无法分辨广告和新闻;只有20%的高中生认出了掺杂在信息源中的假网站;而下面这张PS过、声称是“福岛核辐射”的照片,大部分高中生想都没想就相信了。
大部分大学生无法识别带有偏见的观点;即使是斯坦福的学生,一半以上也分辨不出夹杂私货、但看起来“正常”的野鸡网站。
你觉得你具有“信息素养”了吗?
你有没有想过,你花钱买来的“知识”,也有可能是错的、片面的甚至是带有某种导向性的?
完整的知识内化过程,包括外在显性知识的接纳,外在显性知识与自身隐性知识的结合,两者结合后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将新的隐性知识在现实中进行实践,转化为新的外在显性知识。这一过程,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你所得到的,就不是属于你的知识,而只是信息。
能买到的,就不是属于你的知识。
不如,像我一样,先从学会说人话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