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甘肃会宁】2018青椒计划简书专题

决定去读书,不为什么,直觉应如此,其它理由都是遁词

2019-01-01  本文已影响2人  会宁720路文娟

三毛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以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一个人即使化再浓的妆,都遮盖不住内心深处的苍白和荒凉,而只有内在的涵养和外在的气质才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平心而论,读书不会让你的有太大的改变,甚至于所谓的气质,可能转变的速度很慢很慢。但所谓的精神生活的充盈感,无可替代。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晚,听了郑教授的分享,我对阅读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就以下几个点浅谈一下自己对于阅读的认识。

一、我的阅读动机

一直以来,自己都不喜欢阅读,相较于阅读,自己更喜欢诸如电视之类的能给自己带来视觉冲击的荧幕画面。很偶然的时间,翻看了几个旧友的朋友圈,大都是一些情感类或感悟类的文字,语句很经典,词藻之中透露着些许文学的气息,对自己感触颇深。于是便尝试用文字砌墙,去写一些东西,奈何辞藻匮乏,终究不了了之。再到后来,实习期间遇到了很多书籍爱好者,他们每天都会坚持读书,甚至于把读书作为生活的乐趣。其中有一位同事收藏了很多书籍,在他给我们介绍自己的书籍时,自己一眼就瞥到了一本只看书名就很想继续读下去的书——《摆渡人Ⅰ》,于是便借来一口气读完。从此,没有任何目的,潜意识告诉自己该尝试着去读书了,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的阅读生涯......

我想,“决定去读书,不为什么,直觉应如此,其它理由都是遁词。”大抵是自己的阅读动机吧。不为什么,就想去读。实习生的生活总是很清闲,所以总是和好友去书店。所以实习期间又读了《摆渡人Ⅱ》、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东野圭吾的《白夜行》等小说,还有一些情感类杂志书籍,譬如《你只是假装很努力》等等。实习结束,回到学校便开始了自己的考研之路,期间也是成天待在图书馆,在紧张的伏羲之余也会看一些书籍,也许是压力太大,可能会更多的倾向于阅读一些有关心理学的书籍。每每阅读完一本书,自己心里好不快活,如同久旱的禾苗遇上了甘霖。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如何突破自己的阅读局限

细想想,自己的阅读范围仅仅局限于文学类书籍、情感类杂志,当然也阅读过一些有关心理和生理学的书籍,整体来看,阅读面过于狭小。同时,自己的阅读从来都只是浅阅读,从来没有反反复复来看一本书籍。譬如在今年暑假,才第一次真正读完的名著《红楼梦》,也只是粗略的读过一遍,里边的一些详细内容,自己从来没有深究过。记忆尤为深刻的是“贾宝玉梦游幻境”这一回,是自己后来在“微信读书”APP中听一位文学爱好者“空森林”关于《红楼梦》的讲解,才大致了解了这一回原来已经交代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

所以呢,为了突破自己在阅读方面仅限于浅阅读和单一类型书籍方面的局限,今后的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大量阅读各类书籍,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对于一些好书,我会边读书边做笔记,反复阅读,理解书中的深层次的思想情感或者更深层次的内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如何构建高品质的阅读趣味

就我个人而言,阅读固然重要,可是带着目的阅读,反倒枯燥乏味,

而让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阅读的趣味性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首先我会学习如何很好的去阅读,诸如做笔记、写旁注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强化自己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让阅读变成很自然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听了郑教授的分享,我的收获与思考

郑老师的分享很精彩,影响颇深的应当是“如何阅读”、“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以及“如何做一名专业的阅读者”。今后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