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的故事故事北京市

北漂——无处安放的乡愁

2016-11-26  本文已影响114人  莫之于
没有一刻觉得自己有了归属

对于北京来说,我是个异乡人,对于我的家乡来说,我是个被当做外地人的本地人。归属在哪里,似乎总也找不到。

一直是外地人,不管是否在故乡。

大学就是在北京上的,那时候就有点点的外地人自卑感。

不是我有多么觉得自己低等,而是北京的孩儿们真的天生就有一股子皇城根脚下的傲气和尊贵。因为北京是北京孩儿的家啊,谁在家里说话还怯声怯气的呢?那时的我,总是有一种闯进别人家还不想走的尴尬。

大学时少不更事,以为喜欢就能留在这里。可是偶尔听到别人讨论春节那几天的北京,顿时觉得异乡人依然是异乡人。

甲:北京过年那段时间真是太爽了,大街上几乎没有车,以前堵车堵得那么厉害,过年时大街上都可以飙车了。

乙:是啊,打工的人都回去过年了,去哪里都爽了。

诚然,有些人说这些话只是单纯地想说过年前后北京人少,但总是会让拥有敏感神经的异乡人陷入一种"原来是我们增加了北京的拥堵”的忧伤。

当然,工作了之后去外地出差也更显尴尬。

前几日,去上海出差,坐在的士上,还没等我说清地址,就遭到了土著上海司机师傅的“嫌弃”:啊呀你不要讲了啊,都烦死你了,还以为去虹桥机场呢,原来是去火车站。后来在车上师傅问:你们从哪来啊?这个答案让我纠结了很久,于是说:我们从北京过来的。司机师傅果然开始了碎碎念:我要是河北人我就骂死你们,什么污染的工业都往河北搬,搞的河北经济也上不去,环境还最差......

我心虚地一句话都没有讲,因为我觉得没有立场,我不是真正的北京人,我还是从北京这个城市来到上海的。如果坐在车里的是真正的北京人,我想他应该会理直气壮地为北京说上许多话,可是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真正地属于这里。

回到家乡被误认为南方人

上大学以前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我,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考研调剂,我回到了故乡。可是竟然也是举目无亲,无人可依。四月份的天气,在北京已经不冷了,可是我却忘记了家乡仍然有风雨交加的可能。顶着单薄的衣裳寻找教学楼,无果,只能求助保卫大叔:大爷您好,请问下综合楼怎么走?那大爷操着一口地道的家乡话告诉我,在我转身就走的瞬间,我听到了他对旁边的保洁阿姨说:南方来的小姑年,来复试的,找不到地方了。

我的心里一堵:我什么时候就成了南方的姑娘了。难道说我为了要融入北京而家乡的味道也变淡了吗?

一直都是“住的地方”,没有一个所谓的家

以前我的家是家乡那栋和爸妈一起住的房子。而现在我的家也基本称不上是家了。自小就在外地读书的我,从小学就离开家,只有周末或者寒暑假才能呆在真正的家里,时间长了,只要呆在家里,就会有一种倒计时的恐慌感:又要走了,又要离别。家仿佛不是家了。

大学了,大学宿舍真正给了我一份安全感,但这份安全感却只持续了四年而已。当学校勒令我们搬走清空行李的时候,是那么决绝。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没有人会因为你爱这个宿舍而多留你半分钟。宿舍也不是家。

北漂开始,租房生涯也开始。下班的时候,我从来不会跟别人说:我回家了。我总是刻意避免家这个字眼,因为那不是我的家,只不过是我暂时住的地方而已。看到朋友圈里,同学晒自己的新房,晒自己装修房子,好生羡慕:每个有星星的夜晚,什么时候才能有一盏灯是真正为我留的,不用担心有人收房租,理直气壮地找物业质询房子的一切问题。然而,梦想依旧需要仰望,现实依然踩在脚下。显然,出租屋也不是家。

一直在嘴里念叨着要回家,却永远不舍得离开

来北京是我的执念,当初一番孤勇地再次闯到北京来的时候,是没有考虑后果的。可是工作之后遭遇的各种事情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懦弱的我想当缩头乌龟。既然这么难,就回去,反正还有熟悉的家乡。总是这么催眠自己。

前两周之前,同样在北京的妹妹在微信上问我:大姐,你想一直留在北京吗?

我答: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一事无成,灰溜溜地被淘汰出局。

妹妹:可是你总要找对象,结婚,回家对于女孩子来说确实要好一些。

我答:确实压力小,但未来的事我无法预测。因为我回家也依然要自己一个人奋斗。

北京物价高,工资又低的我有想逃走的想法:家里物价便宜。

北京房子天价,我努力一辈子买不来好地段的一间厕所,于是我想:回家。

北京工作压力大,加班加到哭,我想:老娘不干了,回家。

见到未见过的精彩,接受更好的学习和培训,完备的公共设施和便利的生活,对未来合理的憧憬却让我一下子打住了做逃兵的打算。

当你想当然地以为家乡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时候,也许你早就变成了一个熟悉的外乡人,只能一边回味北漂时的好,一边像异乡人一样适应故乡的生活,就像,你从来没在故乡生活过一样。

我的乡愁,无处安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