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早的祖先:人文先师伏羲
中华民族自古有称自己“炎黄子孙”的传统,炎是炎帝神农氏,黄是黄帝有熊氏。但是根据古籍记载中国人最早的祖先其实是太昊(hao)伏羲氏。
不论《史记》,还是《资治通鉴》,或是后来的学者和文人编写的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大都同意在上古时代,即三皇五帝时代。刚开始有三个人君,分别是伏羲、炎帝、黄帝,叫做三皇,“德冒天下谓之皇”。其中以伏羲为三皇之首,所以我们今天的现代人不仅可以被叫做“炎黄子孙”,还应该称为“伏羲的孩子”。
关于中华民族血缘传承的说法有很多,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相传古神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觉得人间有山川河岳、鸟兽虫鱼,但是仍觉得好像缺点睛之笔。之后,她按照自己的模样捏了泥人,先捏了男人,之后再在泥人上撒点水,又有了女人。从此,人们就在如画的烟火人间繁衍生息,生机勃勃。
还有另外的民间故事:传说,东方突发大水,洪水肆虐,水平面一直上升,淹没大部分地区。只有伏羲和女娲逃到一座高山山顶才幸免于难。之后,两人等洪水退去,安全下到地面一起生活。结果,日久生情,生了很多孩子,经过一代一代的繁衍,人类又慢慢地开始变得繁荣兴盛。
所以中国人不但是“炎黄子孙”,也可以叫做“伏羲子孙”。换句话说,我们身上也流淌着太昊伏羲的血液。(敲黑板,这是知识点,还不快记笔记)
中国人最早的祖先:人文先师伏羲01注定不平凡的降生
在我国遥远的西北,有一处叫做华胥(xu)的地方。在这里有一处像人间仙境一样美丽的水中小洲。长有数不清的甘美可口的新鲜野果,鲜美多汁;生有捕不完的健康硕大的牛羊鱼鳖,肥美味佳。
一天,伏羲的母亲外出游玩。看见一片草木茂盛的森林,里面生长着平时难得一遇的繁硕的奇珍异果,就忍不住走进森林,想多采摘一些带回家给家人尝鲜。不曾想,进入森林越走越深,一时竟找不到回去的路。
一时慌乱,走到一片开阔的平地。四顾之下,偶然发现地上留有一个巨大的脚印。伏羲母亲不免心中诧异,一时好奇,便将自己的脚轻轻踏在巨人脚印之上。就在她把自己的脚刚踩上去的时候,远在天边的七彩虹光像通人性似的,亲昵的环绕在她的身旁。不一会,伏羲母亲感觉自己身体、意识有所感动,然后就怀了孕。之后不久,就生下太昊伏羲。传说,伏羲生下时人首蛇身,有圣人之德,和合日月之明,就取名为太昊。
开个玩笑,好奇心不仅会害死猫,还有可能会怀孕。另外按照这种套路,在现代估计广大女同胞们坐座位都要担惊受怕,不过也会有一项新的社会发明——男女专座。
《资治通鉴》载:
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继天而王,故风姓。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曰太昊。
中国人最早的祖先:人文先师伏羲02圣君的伟大功德
上古时期,虽然民风淳朴,百姓大都性善质纯。但是智力低下,饿了就吃,饱了就把捕获的食物随意丢弃,身上只穿着花卉或者树叶做的衣服。食品卫生条件基本是零,食物就是一些纯天然的野菜、野果,喝的甚至就是打猎得到的禽兽的血。
俗话说:外国的月亮不一定圆。现在的人有的很羡慕古时社会风气纯正,但是忘记了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利益和好处。如果让现代人穿越回以前,绝对水土不服,说不定会发生落地成盒的惨案。
伏羲内心把百姓看做自己的儿女,不忍他们生活的像动物一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就发明网罟(gu)来猎取山川走兽、捕捞江河鱼虾。教百姓们蓄养马牛羊猪鸡犬六畜,以备荒年不时之需。当时天降异相,黄河中有龙马背上有图,洛水里出现灵龟背着洛书,史称“河图洛书”。伏羲看到后内心有所悟,抬头看看天上日月星辰的天象,低头看到大地的刚柔高深之法,在中思索人间的万物变化,通晓天地人三才的道理,创造出八卦。
因为伏羲天才的创作,人们的物质生活慢慢富裕起来,不再担心会饿着肚子。但是当时人们精神上空虚的情况仍没有解决。
史书上说,上古之人一开始没有男女之别,更没有人伦礼节的说法,杂婚的现象很普遍,社会上一片蛮荒无法。一句话来说:你生下来的话只知道母亲是谁,却不知道谁是你爸爸。可以说是一生下来就没有爸爸吧。那时也没有音乐用来陶冶情操,或者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来扩充思想。还流行着古老的结绳记事的方法,不但低效,而且不能记录确凿之事。
于是,伏羲制定嫁娶的礼节,有了后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其他重要的人伦之礼。又根据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假借、指事、会意、转注、谐声,发明文字。
之后,人们不论在衣食住行的外在需求,或是在内在精神需求上都有能有极大地满足。
《资治通鉴》载:
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王,都宛丘。帝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于人,始画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为卦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书制有六:一曰象形,二曰假借,三曰指事,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谐声,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天下文字必归六书。作甲历。
中国人最早的祖先:人文先师伏羲03后人应尽的缅怀和传承
俗话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果没有伏羲的无私贡献,没有简单的渔网、礼节和文字。怎么会有颜色艳美,穿在仿佛轻盈无物,让西方人赞不绝口的丝绸衣服穿;怎么会有色香味俱全的经典中式菜肴,供我们品尝;又怎么会有文学上璀璨的众多耀眼的明珠唐诗、宋词、元曲,让后人赏玩;怎么会有有现在让我们骄傲的灿烂的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更不会有一直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炎黄子孙”的荣耀感。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为了让子孙后代更好的生活,中华民族一直不缺少勇于自我牺牲的人存在。有人贡献金钱,有人贡献才智,还有人甚至贡献出宝贵的生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无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不屈呐喊;“向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的不惧死亡。
所以,在今天,中国人应该知道我们每个人身上传承着伏羲的血液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