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四395:告墓文
告墓文
先曾祖少司空,以乾隆五十八年葬于江干之诸桥,窆事皆山舟学士经营,有告墓文云:“呜呼!雁行中断,荆树半摧,境有幽明,情无睽隔。忆昔童年丧母,吾两人如形影之相依;壮岁登朝,吾两人亦駏蛩之相负。自宦分中外,合少离多,迨病滞乡闾,我南尔北。方冀归田有日,白首同依;何图先我云亡,黄肠空递。悠悠逝水,寂寂荒祠,妇殁早殡于前楹,岁久未安乎幽室。维兹山名百子,筮协龟从;所奇事隔廿年,珠还剑返。地师无媒而自至,山灵虚席以相迎,似有数存,岂非天幸!赐茔在望,魂依吾父吾母之前;上冢所经,我先尔子尔孙之列。从此幽灵永奠,同穴相庄,庶慰予心,定邀神佑。呜呼!阿兄老矣,泉台之相见有期;吾弟闻乎,华表之来归何日?哀哉尚飨!”沉痛之语,令人酸鼻。窀穸之役,先大父夬庵公躬亲畚挶,乃卜葬甫终,而大父亦病而长逝矣。学士挽联云:“齿发已如斯,泉下相寻知有日;丹铅俨然在,箧中忍展未完书。”次联所云,以大父所著《左通》未曾卒业也。迄今四十余年,《左通》一书借表弟汪小米中翰〔远孙〕之力,亦已付刊,敬翻手泽,曷胜泫然!
〔试注〕
1、少司空:工部侍郎。梁敦书曾任工部右侍郎。
2、乾隆五十八年:1797年。
3、江干之诸桥:杭州临钱塘江一带。
4、窆事:biǎn。葬礼。
5、山舟学士:梁同书。
6、雁行中断:李白《别中都明府兄》: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7、荆树半摧:?
8、睽隔:别离,分隔。《周书·晋荡公护传》:“护与母睽隔多年,一旦聚集,凡所资奉,穷极华盛。”宋·王安石《谢徐秘校启》:“比因幸会,得奉光仪,甫荷眷存之深,遂伤睽隔之远。”
9、駏蛩:jù qióng。《淮南子·道应训》:“北方有兽,其名曰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当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蹷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后因以“駏蛩”形容关系密切。
10、前楹:殿堂前部的柱子。唐·李白《秋夕抒怀》诗:“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宋史·礼志五》:“前楹施帘,设东阁殿后之左右。”《金史·礼志五》:“大乐署设登歌之乐於殿上前楹间稍南,北向。”
11、幽室:墓穴。晋·陶潜《挽歌》:“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宋·秦观《李状元墓志铭》:“初君襄事期迫,不暇纳幽室之铭。” 清·姚鼐《副都统朱公墓志铭》:“作铭幽室埋其阿,此石可泐名不磨。”
12、筮协龟从:《书·大禹谟》:“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孔颖达疏:“鬼神其依我矣,龟筮复合从矣。”
13、珠还:珠还合浦。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合浦郡海出珠宝。原宰守并多贪秽,采求无度,珠遂徙于邻境交阯界。及孟尝赴任,革易前弊,未逾岁,去珠复还。后遂用“珠还合浦”比喻失而复得或去而复还。
14、剑返:延平剑、丰城剑典。《晋书》卷三十六〈张华列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或谓焕曰:“得两送一,张公岂可欺乎?”焕曰:“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报焕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华叹曰:“先君化去之言,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华之博物多此类,不可详载焉。
15、地师:风水先生。
16、上冢:亦作“上塚”。上坟,扫墓。《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宋·庄绰《鸡肋编》卷上:“寒食日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於塋树。” 元·萨都剌《崔镇阻风有感》诗:“逆风吹河河倒行,阻风时节近清明,南人北人俱上塜,桃花杏花飞满城。” 清·曹寅《西轩赋送南村还京》诗之二:“连鑣双使节,上塜一迴车。”
17、华表之来归: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18、尚飨:旧时用作祭文的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的意思。《仪礼·士虞礼》:“卒辞曰:哀子某,来日某隮祔尔于尔皇祖某甫。尚飨!”郑玄注:“尚,庶几也。”唐·李翱《陵庙时日朔祭议》:“敬修时享,以申追慕。尚享!”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19、窀穸:zhūn xī。亦作“窀夕”。有墓穴、埋葬之意。《左传·襄公十三年》:“若以大夫之灵,获保首领以殁於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於禰庙者,请为‘灵’若‘厉’,大夫择焉。” 杜预注:“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犹长夜。春秋谓祭祀,长夜谓葬埋。” 南朝·宋·谢惠连《祭古冢文》:“轮移北隍,窀穸东麓,壙即新营,棺仍旧木。”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岁后阿姑窀穸,当往临穴,尽妇职。”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盖铅锡事本非宜,而此则窀夕所用,故犹芻灵木寓,像物斯足,不復幽涷三商与。”
20、先大父:过世的祖父。
21、夬庵公:梁履繩,字處素,號夬菴。
夬:guài。《易·夬》: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兑上。夬,决也,刚决桑也。
22、畚挶:běn jū。盛土和抬土的工具。泛指土建工具。《左传·襄公九年》:“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陈畚挶,具绠缶,备水器。”
23、汪小米:汪远孙(1789-1835)清代官吏、学者。字久也,号小米,又号借闲漫士,浙江钱塘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官内阁中书。丁外艰,闻讣,疾归里。遂绝意进取,终居乡里,结社吟诗,文雅风流,冠冕全郡。惟肆力于著书、刻书、藏书。先世藏书之所曰“振绮堂”,插架夙多善本。他读尽家中所藏之书,又多方搜求,于家中建“水北楼”、“借闲小筑”藏书楼,临濒西湖,逢春秋佳日,焚香曝书。其家藏书自汪宪开始,历经汪曰璐、汪汝瑮、汪諴至远孙,“振绮堂”藏书,冠于浙右。龚自珍曾赋《杂诗》咏“振绮堂”藏书,有“振绮堂中万卷书,乾嘉九野有谁如”之句。编纂《振绮堂书目》、《借闲小筑藏书目录》。著有《借闲生诗》三卷,词一卷,及《三家诗考证》、《世本集证》、《汉书地理志校勘记》等。
24、手泽:犹手汗。后多用以称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孔颖达疏:“谓其书有父平生所持手之润泽存在焉,故不忍读也。”晋·潘岳《皇女诔》:“披览遗物,徘徊旧居,手泽未改,领腻如初。”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明·李东阳《先府君墓焚新刻手稿感而有述示兆蕃》诗:“残篇半零落,一一费探讨。嗟哉手泽存,字法有遗稿。”
25、曷胜:何胜。用反问语气表示不胜。《续资治通鉴·元仁宗延祐六年》:“朕与卿等居暖室,宗戚、昆弟远戍边陲,曷胜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