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婚姻育儿

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

2017-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隔壁家的呆呆

为什么我们身边的熊孩子总是层出不穷?

为什么熊孩子的出现一定会带来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为什么我就是想简简单单的玩个游戏都不能满足?

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缺失!

今天,熊孩子探索记告诉你最终极的原因

无关人性与道德,不过是因为一群“熊家长”——家庭,学校,社会

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

大家一定还记得这样的一条新闻“女孩饭店内捉迷藏被女大学生追打”, 首先我想说的是当时撰写这条新闻标题的人一定是个有标题党倾向的人,在未能了解并正确阐述事实的情况下写下了这样一个包含特殊关键词且会产生舆论导向的标题。当然这个首先只是我小小的题外话,今天也并不想说这条新闻,我只是以此为引,谈论一个更大,更根本的问题“中国孩子在公共场合下的举止”。

能打开手机点开我这篇文章的人,我想都是从孩童时代走过来的,我们都知道嬉戏打闹是孩子的天性,无论是你看到的那些新闻里所写的排队整齐、有序的日本孩子,还是绅士风范的英国儿童,都是天生爱闹的,这是全世界孩子的天性,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不是崇洋媚外,可不得不说虽然天下孩子一般熊,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会觉得中国的孩子更加的闹心。其实不过是人家对于“守规矩”、“懂事”的后天教育比我们付出更多罢了。如果说1-2岁的孩子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在其年龄还很小的时候不能产生很好的认知,对于公共空间和他人的权益不能很好的理解,尚有可以原谅的空间,但是如果有长时间的持续的认知教育,我相信至少在进入小学前,处于幼儿园阶段的他们已经能够通过教育产生这种社会意识。但我不得不说,中国的这种对于社会意义和公德的教育是不仅仅能够用缺失来形容的。

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

如何反击熊孩子?不如先教会熊家长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个体的教育作用。而儿童教育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早期的发展和教育起着基础性作用。我们也经常会说相比于学校和社会,其实家庭才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在学龄前这段时间,儿童的教育完全是由家庭来完成的,这段时间又是一个孩子人格塑造的筑基期,是很关键的一个时期,所谓三岁定八十。

通过各种新闻和调查,我们对于日本孩子的印象一般都是良好的,需要明白的是日本孩童这样的行为背后基于的是日本对于子女社会化教育的重视。来自日本的《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民意测验调查显示:60%左右的日本父母都把思想品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对儿女的期待上,日本家长普遍希望培养孩子“有助人之心”,比较注重“与他人协调”等有关“群体”的教育内容。反观中国的教育观念,我们一直沉浸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无法抽身,将比孩子的公德和行为教育,分数才是中国家长更加追求的。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上学之路,父母总是会问“作业”、“考试成绩”、“奖状”,父母对于我们日常学习的关注和投资明显高于社会意识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意识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下主要依靠自学而形成的,真的是很不容易。

      然而就算中国父母意识到要培养子女的公共意识,中国父母作为成年人一言难尽的平均素质,也让他们的教育成效堪忧。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儿童欲等绿灯却被父母硬拖着闯红灯”,“家长在接送孩子时违规停车”等父母带领孩子破坏公共秩序的新闻屡见不鲜。

      前几日我在自家小区的门口等着过马路,一位奶奶和一位妈妈领着一个小孩子也在等待过马路,由于红灯的时间并不是很短,加之车辆不多,在一个真空期这位奶奶和妈妈想要拉着孩子在红灯的情况下斜穿马路。不过令我惊讶和欣慰的是,这个孩子拉着奶奶和妈妈的手极力反对在这个时候过马路,在遭到奶奶的批评之后孩子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并且反过来教育家长“老师说了,要走人行横道,要等绿灯”。这样孩子反过来教育家长的事情不在少数,让人欣慰的是学校一定程度撑起了对于孩子社会意识的教育,让人可悲的是最该承担这项教育的家庭却带着孩子犯错。

“空有智慧,內无灵魂,缺乏立身成人之格”

学校教育是孩童教育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学校对于人的教育作用是不断增长的,随着教育的深入和学校社会层次的发展,孩子所接触的同龄人和层次和等级逐渐显露,学校这样一个内网式社会成为学生发展矫正的平台。尽管家庭教育是基础性因素,学校教育不大可能彻底围剿一个“熊孩子“,但至少可以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当中,从思想道德到社会意识的教育都是存在的,我们有专门的思想课来保证对于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哲学观的教育,老师和同学也会或多或少的给予我们关于社会意识的教育,但这远远是不够的。我们塑造了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外皮,但深入一个人价值观内部灵魂的教育,我们并没有做到。

      1997年,国家教委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这门学科的性质:“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年,上海中小学生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设定了 十七项德育价值:其中包括“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团结友爱”、“热爱集体”等条目,强调的多为一系列笼而统之的热爱、孝敬和自强,较少涉及具体的行为举止,我们社会意识有着一件十分好看且正确但模糊的外表,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去让这外表变得真实。

      除此之外,这次我很难不把锅甩给高考制度了,很多专家说“高考是最好的办法”,很多人也说“你厉害你想个更好的办法啊”,我不否认现今阶段高考的无法替代性,但正因此让高考抹杀了很多本该交给学生的东西。相比语文、数学和英语等高考科目的成绩泰山压顶在前,思想品德课显得十分尴尬,一方面是国家对于思想教育的大力推广,一方面是高考对于思想教育的大力挤压,思想品德课能怎么办,它也很绝望啊。

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

天性需要空间来安放

      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在公共空间追跑打闹的时候,心里一定是九十九个不满意加上一个超级,可仔细想想,毕竟是公共空间,这里有人行横道、公路、各种服务设施,但是为什么没有孩子的空间呢。我们这个社会对孩子是否足够的友好。

整个社会目前还未能给予孩子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缺少照顾儿童体验的公共空间,一方面是害怕孩子吵闹打扰他人,不带孩子出门成为有公德心的家长的唯一选择。但公共意识的培养要以公共空间为土壤。华盛顿儿童博物馆上的格言说:“我听过就忘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想要孩子真正理解公共空间,形成社会意识,最好的办法还是带孩子经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转换,孩子在年龄还小的时候,可能不会很用心记得你对他说过什么,但是如果你带孩子经历过,他就会记得着一切,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可能连今天学的简单的算术都记不住,但是却能记住动画片里很多的内容,因为通过观察去获取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获知方式。公共空间不是成人专属,提供能让儿童释放本性,使他们自得其乐的充足空间是社会对于培养儿童公共意识理应承担的责任。

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

最后,让我们回到熊孩子

其实我并不支持“孩子还小不懂事”这样的推辞,但将心比心的谈,孩子的天性是无罪的,我们还是需要给予一定的体谅与善意的,如果遇到一个熊孩子,请先尝试和孩子的家长沟通,提示他们尽到应有的责任。如果家长本着一副“要你管”或者“我们家孩子还小”的心态,那么请稍作忍让,算是为了社会,也为了你自己,不要变成明天的新闻标题上那个关键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