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岛·文海晨光】||从哈工大百年校庆说起
任乙木的第88篇文字

2020年6月7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华诞的日子。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在国外也享有美誉。
前不久美国商务部公布了所谓的“实体清单”,哈尔滨工业大学赫然在列。
这意味着哈工大在没有得到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将禁止使用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将被禁止未经美国政府批准从美国公司购买零部件。
此事不是什么好事,但算是米国政府送来的一份特殊的校庆“贺礼”。
哈工大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简称,是国内985高校里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
985的称呼已经成过去式,现在教育部出台了“双一流”高校评估的新政。
“双一流”政策的出台,与高考填报志愿息息相关。原先高考报志愿,学校第一位,专业第二位,以后教育部希望报志愿的时候,广大学子首先考虑专业,其次再考虑学校,这样可能更合理一些。
国外流行专业/学科排名,这样的话,即便一个学校的整体综合排名比较低,但是它会因为自己的优势学科,而得到很多关注和优秀的生源,这种排名方式似乎更加合理一些。
如果,这一套专业排名能在国内真正的推广开,像蓝翔技校这样的民办学校就可以扬眉吐气了!
这的有点远了,言归正传。
为什么说哈工大的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呢?这个可能还要从历史的源头说起。
东北的985高校有四所,多于西北,西北只有一所985——兰州大学,东北的四所985,分别是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省的吉林大学,辽宁省的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说到985,每个省份都恨不得省内的优质大学都是985,因为985高校意味着充足的科研经费,源源不断的课题,优秀的科研团队,优质的生源,这些会为当地的经济持续造血。
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它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叠加的产物,但人才无疑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
所以,一家985意味着很多,它承载的内容远比一所大学本身要大得多。
一座城市需要一个985,但一个985也需要一个城市。
过去,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离苏联很近,两国有一段蜜月期。东三省重工业得到了充分发展,相应的经济条件也好于国内其他地区,哈工大的早起的兴盛也得益于当地良好经济条件的支撑。
然而,进入2000年 后,随着东北地区发展速度的放缓以及后期的衰落,哈工大的发展速度也受到了严重制约。
尤其是在各地争抢人才达到白热化的今天,停滞不前就意味着倒退。
这不仅仅是哈工大面临的困境,东北其他三所985遇到的情况更加严峻。曾经耀眼夺目的吉林大学已经在国内各种高校排行榜里消失了踪影。
这背后都是东北地区经济衰落的病发症。如果,未来该地区的发展没有好转的话,哈工大的将来就不能不让人担忧。
哈工大自己也在寻求着变化,比如在哈工大深圳校区创立。
深圳作为兴起的超一线城市,资源之充沛不言而喻,深圳不缺钱,它缺名校。
他与哈工大的结合让很多高中学子无法拒绝,近几年在各省高企的分数线就很好的说明了问题。
相信哈工大未来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能够重换新生,走出一条创新的办学路径,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发展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