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圈

工程项目管理之“四忌”

2017-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叶明锋

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的成功是多个因素叠加共振发挥作用的结果,但项目的失败却往往是因为某一方面做不到位,从而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只有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才能少走弯路,少踩雷区,有效利用自身资源,挖掘最大潜力,发挥最大效率,争取最大效益。有些问题虽说是老生常谈,但是在工作中却还是屡见不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常见问题进行总结梳理,会对我们的管理起到积极的警示作用。下面,从四个方面对常见的“禁忌”进行总结:

一忌:策划、实施两张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策划的重要意义,无需多说。这里所说的策划,包含但不局限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侧重于进度,而策划则是从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谋划,最终的目的是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项目策划应该围绕以下两条主线来进行:

一条主线是进度。施工进度是项目的“根基”和“本源”,离开了进度,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要通过策划,对本项目的重难点工程、控制性部位、节点工期、施工顺序、资源配置等等做到尽人皆知,了然于胸。

一条主线是成本。干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项目管理者首先要把自己的家底搞清楚,才能做到统筹安排,量入为出。通过策划,要对本项目的工程数量、成本价、盈利点、易亏点、可变更部位、增效减损措施等等做到胸有成竹。

项目一上场,我们就会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策划,应该说,一个项目策划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结果却很难做到尽如人意,往往出现策划、实施“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策划不到位,优化、更新不及时。初期策划时对项目的特点、环境、业主要求等因素了解不透彻,不细致,从而致使策划不充分,不到位;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根据变化来适时对策划进行优化和更新,使策划偏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

二是执行不得力。认识不到策划的重要意义,没有执行策划的决心和恒心,热衷于经验式管理。对于经多方论证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稍遇到困难就放弃,殊不知那些含金量高的方案往往都带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以上两种原因,不管是策划不到位还是执行不下去,对项目的危害都是巨大的,对上往往给领导以假象,让领导不能准确掌握本项目的实际状况;对下往往会使项目上的同志陷入埋头苦干、劳而无功的泥潭。没有计划和目标的工作,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等同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主要表现在:

没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哪里是重点,最后忙的一塌糊涂,分身无术,结果却差强人意,最后把非关键部位也干成了控制性工程。

没方向。心中无数,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有限的资源下不能集中优势精准发力,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

没目标。脑子里没有清晰的路线图、工期表,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没重点、没目标、没方向,则最后必然导致顾此失彼,狼烟四起,四面楚歌,等幡然醒悟时则悔已晚矣。

建议:增强策划的科学性,利用内部、外部力量,多方论证研究并且适时更新优化,策划至少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加强策划执行的刚性,把执行程度和绩效考核相挂钩。

二忌:资源分次来凑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实际工作中资源不足往往是造成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队伍自身能力不足,铺的摊子过大等原因外,从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认识不到位。对所需资源数量考虑不足,不能提前做好充足准备,等到现场运转吃力得到反馈后才意识到问题,这时再去组织资源白白浪费了时间;另一种是算小账,害怕窝工造成资源浪费,想等具备充足条件后再配足资源,殊不知等到具备大干条件时,时间却是更加宝贵,因资源不足导致的效率低下、进度滞后是更大的窝工和浪费。

二是没抓住时机。组织资源的有利时机有两个:一是项目刚进场时。这时各个中标队伍都有一定的资源储备,而且都是踌躇满志,心无旁骛,一心想把项目干好,这时他们必然会集中全力来组织力量,但时间一长难免会有资源流失,向其他项目转移;二是春节后。这时大部分农民工回家,时间节点会造成施工人员的“洗牌”重组,这时正是组织人员的有利时机,比”青黄不接”的时候容易的多,想想除非有刚刚撤下来的成建制队伍,又有多少青壮劳力会在家“守株待兔”等活干?有点实力的队伍只能挤牙膏似的从其他项目零零星星的转移几个人过来,没实力的也只能干着急,望天兴叹,面对项目的催促,要么死猪不怕开水烫,要么干脆瞒天过海悄悄找一个下家把部分任务转包出去,为工程质量、安全等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总之,要想不因资源耽误事,首先认识要到位,算清账,不能因害怕窝工而“因噎废食”;其次,上场之初,要严守底线,要根据施工总体安排,关键工程和重难点部位,必须上齐备足资源,决不能相信某些队伍负责人拍胸脯说的“鬼话”,让他交个“首付”就搬进来住,刚开始是“周瑜打黄盖”,要求他一次性交全款他无话可说;而一旦住进来,在心理上感觉房子已经是他的了,没了房贷压力,也就没了动力,为减轻成本,能赖则赖,能拖则拖。

三忌:标准不高,管理不精细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是眼界问题,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另一种原因是思想认识问题,凡事只讲“过得去”,在思想上没有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相比较而言,后一种原因更可怕,第一种是不知道需要改变,第二种是不愿意去改变。

标准不高的人,心中没有明确的标尺,对事情的态度往往会随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随波逐流”。“大家都这样”,“领导没要求”,“我们不是最差的”,往往是他们为自己开脱的最好理由和借口。而一旦情况有变,又不得不被动的把原来的标准推倒重来,结果弄得狼狈不堪,心力交瘁。

管理不精细的人,往往思想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我们合同签的够严密,所有事都是劳务队的事,自己只需稳坐钓鱼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预判和防范,坐等问题找上门来再被动应付;而在行动上又往往松松垮垮,消极慵懒,缺乏抓落实的决心和恒心。应该说,我们的管理制度很严密,各种数据、表格、台账,但同时也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扣,一旦中间出现断档,则很难接上,所以为了自圆就出现了数据失真,应付敷衍的情况。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一种原因,这背后反映的都是思想认识以及责任心、执行力的问题。我们所有的项目都在公司领导下,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爹妈都一样,居家过日子,不光看谁有奔小康的愿望,还看谁有思路和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行动,但日子过的好坏,还远远不到拼“智商”的程度,更多的是比“执行力”、“上进心”,就像得病一样,伤风感冒谁都难免,关键是你平时有没有健康意识,养没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四忌:不能审时度势而贻误战机

古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把天时放在第一位,可见“时机”把握的重要性。项目管理同样如此,对时机的把握既是能力也是艺术,反映了项目管理者的综合水平。时机把握既讲究快人一步,抢占先机;也将究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还讲究小火慢炖,水到渠成。在实际工作中,因时机把握不当而使工作陷入被动的,屡见不鲜,常见的误区有:

误区一:不能突出每个时段的重点,该抓的时候不抓,想抓的时候力不从心。项目刚进场,工作面还没展开时,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不去组织人员培训学习、统一思想、建章立制、策划分析,导致工作全面展开时思想混沌,方向不清,手忙脚乱,步伐不一;该抓临建的时候,不以为然,马马虎虎,凑乎了事,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准备甩开膀子大干时,业主监理标准化文明工地检查又不达标,只好反过头来再炒“隔夜饭”,不但劳民伤财,还占用了抓主体施工的精力和时间。

误区二:重要的事情不能及时决断,整天陷入日常琐碎事务或者可以安排其他人来做的事情里忙的不亦乐乎,不能让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发挥“杠杆”作用,来撬动整个团队高效运转,最后硬把重要不紧急的事和不重要不紧急的事都拖成了重要且紧急的事,从而导致四面楚歌,狼烟四起。

误区三:平时在工作中没有“忧患”意识,认为“天下太平”而怡然自得,不能和业主监理等在交往互动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来取得支持,一旦出了问题,才急匆匆的跑去抱佛脚,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你不把别人当回事,关键时候别人也不会把你当回事。

凡此种种,都是由于没能审时度势而贻误战机,陷入被动。古人说春播夏耕秋收冬储,就是说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天时,把握时势,获取最大的收益。

应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已被时代所抛弃,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就基层项目而言,我认为,大家还远远不到拼“智商”的程度,我们有丰富的施工经验,背靠公司强大的“智囊团”,有业主、监理、同行等外参,技术不是什么问题,拉开差距的更多的是执行和落实。干好项目,团队是根基,管理是灵魂,责任心和执行力是保障,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才能少走弯路,让自己不断改变和精进,才能从动起来到优起来强起来,促使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