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吗?

2019-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芊浔健康

经常看到网上有关「酸性体质与碱性体质」的文章,转载这篇文章的朋友倒的确是好意,无非是想提醒大家注意身体健康以免患上癌症。但可惜的是,这两个概念在主流医学界根本就是不被承认的。 

民间讨论火热。我个人记得最早听说这个概念,还是上中学的时候。听我很注重保健的奶奶成天念叨,之后又不断看到广告,某某水自称是弱碱性的,喝这种水能改善酸性体质,让人远离癌症…… 就好像如果你不喝标有弱碱性的矿泉水,就会不小心成为酸性体质,什么便秘、高血压、高血脂、痛风、溃疡、肥胖、骨质疏松就都会随之而来似的。

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医学界一片冷静 假如你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上搜索「酸性体质」,你就会发现,无论是关键词还是文摘搜索,都连一篇文章都没有。假如「酸性体质」真的像民间讨论得那样有意义的话,难道会如此得不到医学界的重视?答案很简单,因为民间所说的「酸性体质」只是在偷换概念。什么概念呢?很明显,就是「酸中毒」。

在临床上,的确有很多酸中毒的发生。比如糖尿病人的酮症酸中毒等,这些都是由于服用了某种药,或者是患了某种疾病才出现的(如腹泻、肾衰竭、脱水等)。换言之,是先生了病,才出现的酸中毒,而不是「酸性体质会导致疾病」。抛开所谓的那些「权威」的理论,凡是学过生理学的人都知道:人体血液和体液的 pH 值都是有一套动态平衡的代谢机制在控制,可以让血液中的 pH 值保持在一个恒定的值(7.35~7.45 之间)。

所谓「身体偏碱才健康」完全是句废话,正常人的血液本来 pH 值就在 7.4 左右,属于弱碱性,而像胃、皮肤、女性阴道等则必须是酸性的才能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

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我们只要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影响身体酸碱度失衡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疾病和药物,甚至呼吸过程对血液酸度的影响都要比食物大。 要知道,我们代谢的能量物质都有一部分会转化为二氧化碳,它再与身体内的水结合成碳酸,或是呼出,都会使大量的酸随时进出人体,这种长期适应下的稳定根本不是靠一瓶弱碱水就能影响得到的。

但也不是说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就一点意义没有。过去营养学界内确实有把食物进行酸碱的划分,比如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是偏碱性的,而肉类谷类大多是偏酸性。正常情况下,无论食物的酸碱性如何,到了胃里都是酸性的,到了肠后都会是弱碱性的。

食物多样才是王道。从一个人的健康管理角度讲,很多人得的都是生活方式病。这与饮食不当、运动不够、不注意远离污染都有关,是需要人们日常就注意的。 不可否认的是,健康指导的文章大体的倾向,还是认同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反对不健康的食物(如煎炸食物、腌制食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在当今很多城市现代人的膳食结构中,适当控制酸性食物的确是有必要的。 但我们一定要明确,推荐果蔬类食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酸碱性,而是其本身的营养价值。只有合理地搭配选择食物,才能够减少营养缺乏。通过合理膳食,我们就能满足日常的营养需要,而不是去依靠那些保健品和营养补充剂。

记住,别再照着食物酸碱表安排食谱了,因此造成营养缺乏可就得不偿失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