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书馆”之乐
2024-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琴心雕虫
1.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有哪些上图书馆之“乐”。
①中学时期的乐,是启蒙之乐;
②清华大学时期的乐,是进入“新世界”的乐;
③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的乐,是苦闷时的慰藉,是飘摇中心灵获得宁静的乐;
④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馆的乐,是感悟知识、理性和伟大力量的乐。
2.上图书馆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收获?请简要概述。
①获得了比来自中外老师还要多的知识;
②产生了读英文小说的兴趣和好奇心;
③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
④丰富了有关历史、哲学、戏剧等方面的知识和情感;
⑤认识到了人类的高贵,伟大。
3 .赏析下列句子。
(1)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做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通过对比,点出获得教养的前提:个体的个性或人格。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个性追求,有完整的人格,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自己的价值”是指对阅读的喜爱,对知识的敬重。“杰作的真正价值”是指杰作的伟大之处。这句话阐明了阅读的态度:只有怀着对阅读的喜爱,对知识的敬重,对杰作的敬畏之心,才能体会到杰作的真正价值。
(3)它们在一个 19 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
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
这句话运用对比手法,将后来的日光灯、白炽灯与清华图书馆的高台灯
灯光进行对比,突出了清华图书馆高台灯灯光带给作者的温情与宁静,体现了作者在清华图书馆读书时感受到的温馨与美好。
(4)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
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作者在“一灯如豆”的图书馆里苦读,那种凄苦的氛围,与自己远离祖国,为国家现状及家人音信全无而担忧却又无能为力的心境是相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