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冯党村村名的传说

2017-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超AiJinJu
关于冯党村村名的传说

《关于冯党村村名的传说》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由缘。如今,步入花甲迁居异地的我,在思念故乡父老乡亲的同时,也被故乡村名这个难解之谜深深地牵挂着。

小时候,我曾经询问过村里几位年长者:咱冯党村这么大的,咋没有一个姓冯的和姓党的,这到底是啥原因嘛?俺娃娃伙咋都糊里糊涂地搞不明白呀!

问到最后,绝大多数人都是一团茫然,只有廖廖不多的几个人,能对此事说上几句。亲爱的读者,您知道吗?

假如,你是这个村的人,读完下文后记在心上,以后,谁要问你这个村名的来历,呵呵!你也可以胸有成竹的给他说个其所以然了。

请往下看(一):

他们中有的说:古代,在沣河东岸这片低洼屡涝沙多土少的贫瘠土地上有个小村子,居住着冯党二姓几十户人家,可他们中一部分人好高骜远,见易思迁,遇到水患,落荒而逃,所剩无几。

不久,李薛二姓两大家族人便趁虚而入,由外地迁到此处筑墙建舍,安家居住。他们能苦耐劳,想法治堤,永不离弃,齐心协力,耕读传家,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后来,李薛二姓人和冯党二姓人因各自开垦的地界而起了纠纷,仇恨难解,棍棒相交。因李薛二姓人多手稠,势力强悍,得理不饶人,将势单力薄的冯党二姓人打得落花流水逃之夭夭。

从此以后,百姓人家畅通无阻,但冯党二姓者严禁在此安家落户。

为了证实这个传说故事的可读性,笔者还专门查阅了《长安县誌》,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己经有了冯党村,村名以冯党二姓而得名。

但后来冯党二姓因何因何去何从,是否与传说中的这次群殴事件有关,书中尚无任何记载,后人也因年代久远,至今无法考证。

我的故乡冯党村,由远古时期的十几户人家,现已发展成为一千五六百户近万人的大村子,至今仍以李薛二姓为主。

而冯党村这个村名,历经多次改朝换代,仍千年不变的、名不符实的称谓着。

再往下看(二):

另有一种说法:相传,唐长安城当朝皇帝唐高宗李治,有一天兴趣大发,率领着随从一行数人骑马来到沣河东岸寻猎。他在荆棘丛生中追杀野兔,慌乱中一不小心挂烂了衣裳,挂扯了裤裆,屁股外露羞于见人,正在左右为难的尴尬之际,他的随从在不远处的茅庵中求助谈妥,前来向朕禀报:老翁老妪夫妇愿献针捐线,朕才进茅屋得以补衣缝裆。

皇帝感恩之余,要付银两酬谢,老翁老妪急忙跪拜,连声道谦,然后斗胆直言:“此地紧临沣河,每逢梅雨之季,总恐随时泛滥。因水患之年颗粒无收,百姓难以立足,纷纷落荒离別,剩下我们稀荒的几家人,连个村名字都没有……”

二老银两难当,恳请皇上赐个祥名,以保平安。皇帝三思为妙,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村名字便随口脱颖而出:“那就叫缝裆村吧!”并手执树枝在茅庵外屋檐下的土墙上刻写了三个醒目的大字——缝裆村。

吾王驾到,皇恩似海,激动万分,奔走相告。目不识丁的老翁老妪以此为荣,见人就夸,致使这个高人赐名的故事,传遍了方圆数十里而家喻户晓。

此后,缝裆村这个侥有故事的村名,好歹也称谓了百十年。

二老谢世后,缝裆村几经繁衍,人口数量愈来愈多,子孙中精英辈出,才华者争议不休,多数人嫌“缝裆”二字不文不雅,既俗又丑,于是,村里的文化人便奏章申请上报到了县衙。

县官们也知这个村名是当年唐王所赐,随意更改唯恐犯下欺君之罪。

此事回家搁置了数月后,村民数人又想方设法找上县府,给县老爷行贿后再次商谈,这次县衙中有位能人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改为音同字不同的【冯党村】。县老爷哈哈大笑后严厉拍案叮咛,“订了订了!以后再也不能要求变更啦!”

谁料想,这一回达成协议签字划押的村名,竟跟着历史的车轮转动了一千多年,到如今还是个名不符实以李薛二姓为主的村名。

两个故事,各有道理,绝对精彩,值得玩味。千古之谜,至今说法不一,尚难于以定论,说不定还将继续流传千古。

盼只盼有朝一日,考古专家终于挖掘取证,历史学家即时严正声明。也许,他们突然发现了很有说服力的证椐,证明上面这其中的某一个故事,还是个很有来头的,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这就是我的故乡,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远近闻名、大村大社的冯党村。

不久的将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古老的村庄和田园风光将逐步濒临灭绝,因为城镇化要不断的开发用地。

搬迁后的冯党村,也即将在陕西版图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绿色环保处和高楼大厦群。

但是,冯党村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村名以及历年来村子里的那些名人志士们和那些感动人心的故事,也将会像村西那条兴建了沣河生态公园的美丽沣河一样,千古不灭,源远流长。

作者李 孝原创于2016年

修稿于2017年12月28日

关于冯党村村名的传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