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了处世奇书《小窗幽记》,我想跟你分享这几句话

2020-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逆刘而上l

今年给读书会选书,想要选一些国学书。

又翻开了《小窗幽记》。

这本书被誉为三大处世奇书之一

初中的时候摘抄了很多句子,在心情比较浮躁的那个年纪,《小窗幽记》曾经给过我安慰。

长大以后重新看,感觉又不一样。

有些话很经典,经得住来回咂摸,分享给你们。

1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给予他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

要一个好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来得轻松自在。

故意违背常情以自命清高,不如坦白率真做人,来得真实。

后一个选择,比前一个选择,好很多。

2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命运安排给我的福分淡薄,我会努力提高我的品德修养,来面对它。

命运使我的形体劳苦,我便安乐我的心情,来调节它。

命运使我的际遇困窘,我会加强我的道德,使它通达。

关键的不是“是什么”,是“怎么做”。

3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长久潜伏在林中的鸟,一旦展翅高飞,一定会一飞冲天;

事物若太开发得太早,往往会很快结束。

慢一点,没关系。

4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对钱财不看重,可以集聚众人。

对自己严格约束,可以使众人信服。

宽宏大量,会很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凡事敢为人先,则可以领导他人。

与人相处的四个小原则,言简意赅。

5 宁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

宁愿做一个顺应世人的平庸愚笨之人,也不要做一个智力超群而欺世盗名之徒。

平庸愚笨,但是诚实善良,也没什么不好的。

6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在花繁叶茂、柳密如织的美丽和复杂情境下,如果还能不受束缚,来去自如,才是有手段、有办法的人。

在狂风骤雨的狼狈状态下还能站稳脚跟,不被吹倒,才是真正有原则的大英雄。

守得住心,站得稳脚。

7 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

避讳贫穷的人死于贫困,是因为争强好胜导致的结果;

忌讳疾病的人死于疾病,是因为害怕、讳疾忌医的结果;

忌讳愚蠢的人死于愚蠢,是被痴迷的心覆盖的结果。

不要毁于你所害怕的东西。

8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对待富人,做到有礼貌不难,做到得体不容易;

对待穷人,给予恩惠容易,做到有礼貌就难了。

仅仅因为做到了容易的事,就洋洋自得,是伪善。

9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惟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以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劳。

只要有专门的本领,就可以在世上建立声名,惟有那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活得最痛苦。

只要专精一种技能,便足以凭自己的力量过活,但是,会的技能太多,反而活得很辛劳。

有一技之长最好了,把单点做到极致。

10议生草莽无轻重,论到家庭无是非。

各种议论在民间出现便无足轻重,道理进到家庭便很难辩出是非。

网上的舆论吵吵闹闹,很难辩得分明;跟越亲密的人,越难掰扯清道理。

11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眼中没有任何灰尘遮挡,才可以读尽千卷的书籍。

胸怀中没有什么成见,才能处世圆融。

最忌讳带着先入为主的成见看书、看人、看事。

12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听到别人做了善事,就对此事持有怀疑态度;

听到他人做了坏事,却十分相信此事,这表明内心充满敌意和恨意。

关键是,这满腔杀机,对准的是他人

13 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学问。

夜晚是一天所余出的时间,雨天是一月所余出的时间,冬天则是一年所余出的时间,在这三种剩余的时间里,人与事的纷扰相对少些,正好可以用来专心致志地读书。

三种读书的情境,你喜欢哪种呢?

14 观山水亦如读书,随其见趣高下。

观赏山水也同读书一样,随着他的见识和趣味而高低立现。

禅宗有所谓三种境界说:“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法包括一切法。

15 落花慵扫,留衬苍苔。村酿新刍,取烧红叶。

落花懒得打扫,留下来陪衬青苔。

村中酿制新粮酒,取来落叶烧火。

很美。

16 当场傀儡,还我为之;大地众生,任渠笑骂。

逢场作戏,我自然会尽力为之;至于世间的芸芸众生,则任他嘻笑怒骂好了。

成年人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17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光,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做事留一点余地就会变得圆满,东西留一点余地就会富裕使用,

感情留一点余地就会意味深远,说话留一点余地就会余味犹存,

兴致留一点余地就会增加情趣,人才留一点余地则神韵饱满。

学会留白,才有腾挪回转的空间。

 

18 眼界愈大,心肠愈小。地位愈高,举止愈卑。

眼界愈开阔,考虑问题就要细致。地位愈高尚,举止愈要平和卑下。

越到高处,人越要小心翼翼。

19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高兴时候说的话多半没信用,发怒时说的话多半失体面。

慎言。

20 泛交则多费,多费则多营,多营则多求,多求则多辱。

广泛结交则多花费,多花费就要多经营,

多经营则要多求人,多求人则多受侮辱。

慎交友。

21 好丑不可太明,议论不可务尽,情势不可殚竭,好恶不可骤施。

好坏不可以太分明,议论不可以说绝,情势不可以竭尽,喜欢厌恶不可以突然表现出来。

学会给人留情面。

22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

人生在世应该多点书,少说点话;只有读了一些书,才能够说得一点道理出来。

没有比读书更划算的成长方式了。

23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遇到大事或者难事,便能够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担当重任的能力;

遇到逆境或者顺境,便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襟怀和气度到底有多大;

遇到让人高兴或者恼怒的事情,便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身心修养到底如何;

和许多人一起共同进退的时候,便能够看出其中的某一个人出类拔萃的见识。

识人之道。

24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让别人当面对自己称赞有加,不如让别人不在背后诋毁自己;

让别人在与自己初次相交时就产生好感,不如让别人与自己长期相处后都不会产生厌恶情绪。

为人处世的极高境界。

25 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

富贵人家的子弟应当学会宽容,有智慧的人应当学会厚道。

所谓修养。

26 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经常谈论隐居山林的乐趣的人,不一定真的懂得隐居山林的乐趣;

口头上说厌恶名位和利益的人,不一定真将名位和利益完全不放在心上。

不要听人怎么说,要看人怎么做。

27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一个人只有对任何事情都抱着百折不挠的坚贞心志,逢到变化时才能有应付自如的能力。

百折不回:遭遇到无数次挫折也不会轻易回心转意。

28 只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只是静静地观赏花开花落,体会世事沧桑,不妄言人世间的是是非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