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写作,你们如何过年?
正月初一,我依旧过着平常的生活,做着平常的事情。没有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去顾客稀少的超市。我依旧选择把心交给书籍,在阅读中沉淀心灵,感受平静。
一大清早妈妈就发来红包,其实现在对钱已经不太在意了,它们并不能增加我的满足和快乐。这不是贪婪,而是我关心的焦点并不在此。现在,我更加看重的是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心理以及情绪;我更加重视的是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能力,以及自己的赚钱能力。我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问自己:“学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如何让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变现?”
这不是物质化,也不是掉进了现实的坑里,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多元化世纪,拥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
父亲曾问我追求什么,我敷衍地告诉他,我什么都不追求,健康平安地过完这一生就好。有些话,是不能随随便便就告诉别人的,有些感情,也不能表现得太露骨。
一直想做一个透明的人,任何人都可以看得穿我,那样或许会很轻松,不需要隐瞒什么,也没有心机利益。可是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将心中的想法表露无疑。
当人与人之间充满爱与珍惜时,总是容易幸福到得意忘形,陶醉到忘记现实。而一旦发生了某种不愉快,之前的誓言和关切就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却是各种粗暴的言语和意志的强加,甚至是心灵上的打击和行为上的伤害。
当我在意和珍惜,并且想找回和巩固曾经不太深厚的感情的时候,他并没有珍惜,原来我只是一直陶醉在自己的幻想生活中,理想和现实之间永远隔着一道我们无法跨越的鸿沟。所以我放弃了,我也不在意了,没有爱,也没有怨恨,我只是不在乎了,对一切都漠然视之,就像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也从不曾存在。
世间最悲哀的感情,不是不爱了,而是不在乎了;最残忍的惩罚,不是怨恨,而是冷漠。一个人若是没有情绪,无法感受到喜怒哀乐,无法品尝到酸甜苦辣,活着就太没有意义了,也失去了生活的快乐。而当我们把这样的状态赋予在自己最亲的人身上时,岂不是最大的伤害吗?
对于妈妈,从来是爱爱爱不完的。平日里跟妈妈或许是有过一些小争吵,也被念叨过,但是受生活琐事的影响,矛盾的滋生都是很正常的。而生活的可贵不就在此吗?唠唠叨叨都是爱,平平淡淡才是真。
每一次跟父亲闹得不愉快之后,都是妈妈打来电话送来关心;每一次跟妈妈闹得不愉快之后,她依旧如平常一样打理我的生活饮食;每一次回到家中,我都把所有的感情埋藏在心里,不再表现出快乐或者难过。
我清晰地知道,也深深地感受得到,妈妈对我的爱,从来没有变过。虽然她也说过许多口头上的气话,责骂过我,可是每一种感情都是不一样的,父女之情和母女之情也是有区别的,我从不曾怨过妈妈,反倒是总把责任归咎于自己,或许这也是因为妈妈对我投入的感情之深的缘故吧。
原来得到的那一方,真的会愧疚,而给予和付出,才更让人觉得快乐。可是当这份爱变成了意志的强加时,爱就变成了负担,对方只会难以承担,并且深感愧疚。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些感情,不说出来对方就不知道;有些爱,不及时表达就会来不及。我们总以为对方都明白,其实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而这些沉默和隐藏,只会变成无法挽回的遗憾。爱情也好,友情也罢,亲情更是如此。人生冷暖,变幻无常,且行且珍惜。
曾经体会到,写作需要灵感和及时性,有想法就要即刻记下来,也曾多次为丢失的文字感到失落继而逐渐释然。所以,当在情感泛滥又欲意学习时,我深知自己的心绪之乱,无法平静的内心和喷薄欲出情感让我难以选择。而知识和生活,无限的知识和有温度的生活,可以延迟的知识和转瞬即逝的灵感,我总会理智地选择后者。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心慌意乱的学习中,思想会开小差,灵感没有得到及时记录,情感没有得到及时表达,而知识也没有得到完整的吸收,这无疑是最大的损失——本想“脚踏两只船”,最终却只能落得“两头空”。
写完这些的时候,时间已过去几个小时,太阳已把大地照得发亮,我冻僵的双手也早已恢复了温暖,而更重要的是,浮躁的心最终归于平静。
古有《浮生六记》,我有《浮生一记》。道阻且长,不急不慌。怀揣一颗平常心,慢慢地学习,慢慢地做事,真的可以完成很多很多。未来的日子或许不会总是那么顺路和美好,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一切不那么遭。每一个今天,都是我们整个人生的缩影。所以,活在当下,真的是我们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