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基础

2018-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Rannio

软件生命周期

计划---设计---需求分析---编码---测试---运行---评价

需求来源:

市场调研

客户要求

设计:

HLD 概要计划说明书

LLD 详细计划说明书

测试与参照:

单元测试  LLD

集成测试  HLD

系统测试  SRS

软件研发模型

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迭代模型,敏捷模型

软件测试的目的

1.被测对象与需求间的差异

2.发现并解决缺陷

3.提高产品质量

4.积累经验,预防缺陷,降低产品失败

软件测试原理

1.证明软件存在缺陷

2.不可进行穷尽测试

3.测试要尽早介入,尽早启动

4.存在缺陷集群现象

5.杀虫剂悖论

6.不同测试依据测试背景不同

7.不存在缺陷的谬论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区别

测试对象不同

单元测试:对于内部数据、逻辑控制和异常处理等

集成测试:接口与接口间的数据传递,模块间的整体功能

系统测试:对需求的符合程度

方法不同:

相对应为白、灰、黑

判断不同:

参照LLD、HLD、SRS

α测试:用户在开发环境下测试

β测试:用户在实际情况下测试

白盒测试

根据内部结构设计用例,可完全不顾程序整体的功能

黑盒测试基于规格的测试

静态分析术

考虑程序是否满足编码规则,语法上是否有一致性和完整性

考虑文档是否规范、准确、便于查阅

考虑程序和文档间的一致性

测试模型

V模型---W模型---X模型---H模型---敏捷模型(X模型提出了探索性测试)

软件测试类型

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容量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稳定性测试、可用性测试、GUI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

异常测试、文档测试、卸载与安装测试、接口测试。

性能测试相关指标

响应时间、业务成功率、CPU占用率、内存占用情况、硬盘读写情况、并发用户量。

软件测试流程

在测试设计阶段,由PM评审需求说明说,提出其中的问题,编写测试计划;

在测试计划阶段,由PM进行测试需求分析确定测试项、测试子项,确定测试方案;

在测试实现阶段,由测试工程师设计测试用例,搭建测试环境;

在测试执行阶段,由测试工程师执行测试用例,提交缺陷报告,进行回归测试,优化测试用例确认缺陷是否被解决,最后由PM对整个测试进行总结。

缺陷类型

遗漏---错误---额外实现---不满意

缺陷的相关属性

缺陷ID---缺陷标题---缺陷所属模块---缺陷严重程度---缺陷优先级---可再现性---发现人---缺陷状态

缺陷报告单状态

New---Open---Fixed---Closed---Reopen---Postpone---Rejected---Duplicate---Abandon

   ------------------------------------------------------推迟----------拒绝缺陷---重复缺陷---挂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