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有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李白在写这一首的时候,不是在意气风发,从容得志之时,而是在他六十岁左右,在暮年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写。
在花甲之年,会看此生的经历,世间的变化,心境还是如此飞扬,不得不让人佩服。
想起每一次与大海,草原,高山在一起时的感觉,那一刻发现人与自然相比真的太渺小了。
登山临水时收获的空间感,在一个大坐标里,相同的事情就变得非常渺小。
如果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那些琐事,烦恼,焦虑纠缠会被自己放大,甚至会被它完全包围吞噬,就迷失了自我。
“山川永远活在世界上,它们带着那些远古的心事,带着历代的风流人物,一步一步经历春夏秋冬,走进我们的生命里。
让我们放下手边的琐事,带着这些诗篇去远游,给自己自由,让生命拥有那样一种壮美,那样一种气度,那样一种浩荡的梦想。
即使我们终归要回到城市,回到人际琐事中,然而,那个时刻,我们的心,已然被山水成全。”
人站在高山之上,俯视着脚下的风景,一切的烦恼算个啥?
我们不能经常与山水为伴,只要有片刻共存,那一刻就让自己安于当下的自由。
如果不能经常到大自然中去,那么就到周围的田间地头去看看,那些绿油油的稻田,安然自若的长着,看着同样是一种惬意的感受。
很多事情和环境,我们不能改变,只有我们的心境可以流转,我们不能阻止烦恼事情的发生,唯有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可以变换。
真可谓是:
山川永固,人物轮换
风景秀美,瞬息万变。
困于一隅,琐事频现,
境随心转,羊道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