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让爱流动

“妈妈”这位同学

2020-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你若奔跑风自来
如果母性是一种大写的牺牲,那么做女儿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大写的过错。

在家里,我可以任性没大没小的两人,一个是爷爷,一个是妈妈。

但在实现对我妈没大没小的路上,关卡着实有点多,你得多读书,多见识无理取闹的技巧,方能实现直呼其名的自由。

我一般习惯于在妈妈的名字后面加上“同学”二字,时刻提醒她,“你还有待学习”,像我小时候一样,活在她督促我学习的阴影中。

01 耳洞

我五岁就打了耳洞,那是我妈带我赶的第一次时髦。上小学时,老师不让带耳钉,说是影响不好。我妈拉着我就去学校找了校长,我的金豆豆就这样一直带到小学毕业。

中学,我很识趣的摘了下来,怕是影响不好。

大学,有个男同学后来对我讲,刚见我时,就自动退避三舍。因为我打着耳洞,一看就是不良少年。我…,我曾经的那些老师们也是这么想的吗?还好那时我并不觉得这算什么大事情,无知者无畏吧。

02 高跟鞋

妈妈给我买的第一双高跟鞋有6cm高,而她自己却从来不穿这么高的鞋。

说来也奇怪,上脚就能穿,急起来也可以跑,我对高跟鞋丝毫不犯怵。

我以为妈妈是觉得我到了可以穿高跟鞋的年龄,所以再次带我赶时尚,结果,人家一句“个子那么矮,不穿高跟鞋怎么办”把我狠狠地栽在了高跟上。

唯独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又细又长的跟了,光着脚,提着鞋,舒舒服服走回了宿舍。

03 反转

终于到了我可以反转的年纪了。

她不再说我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了,终于实现人格完整与自由了。

我开始叨叨她,“你这个不对啊”,“哎,这个怎么可以这么弄”,“这位同学,这个我教给你几遍了”

她倒是很谦虚,“哎,妈妈脑子不好使了,你再说一遍吧。”

一遍又一遍,我要轻言细语,跟着她的节奏慢慢来。可我听说,小时候,妈妈主张的是自食其力,能不插手就不插手。

为什么单单就变了呢?

04 再反转

见她无理取闹,听不进别人的话时,我就抛出一句“你是不是更年期啊?”

她却更急了,“我怎么就更年期了,你才更年期呢。”

像极了小时候和同学吵嘴的架势,绝对不能笑,得憋着,否则,火上浇油不是闹着玩的。

但她并不笨,有时候也是能分辨出自己在胡搅蛮缠,但那有怎样,气势不能丢,理不直气也要壮,“我还不该更年期吗?”

你要我怎样?原来还带这种一话两说的技巧,我已经带着大大的问号五体投地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