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世界旅行·在路上城市故事

台湾行 (三)美景篇

2019-04-28  本文已影响8人  月色盈舟
台湾行 (三)美景篇

1、真实的太平洋就在眼前

课本里、地图上、电视中无数次看到过太平洋,今天切切实实地站在它面前,半天没说出话来。"这真的是太平洋?"我问站在身边的一个陌生人,"是的,是太平洋!"他肯定地说。

右边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左边则是逼海直降的大断崖,“崇德大隧道"就是清水断崖的入口。清水断崖,高一千多公尺,是台湾八大奇景之一,以极近90度的角度紧临太平洋。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茫茫大海。

其山之险峻,我看到了,其水之波浪滔天的气势,却没看到。我站在那里,太平洋像害羞的小姑娘静默着,波澜不兴,更别提惊心动魄的豪壮了,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对它心生敬畏,放眼望去,水天相连,一望无际,眼和心,似乎都随之无限扩大,扩大……

2、北回归线纪念碑前留个影

北回归线,横穿台湾的澎湖、嘉义、南投、花莲四县,因为跟团走,没细看行程景点,所以看到一柱擎天的北回归线标志塔的那一刻,真是太惊喜了。我是文科生,自然知道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点, 但它对台湾生活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导游不知道哪里去了,问了陌生人,大致意思是台湾北回归线以南一般种植菠萝和释伽,北回归线以北种植茶和水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样。

台湾行 (三)美景篇

3、台湾野柳地质公园:

一到这里,我就被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吸引住了。远看,好像许多大蘑菇,导游边走边解说,这是海蚀风化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成的,仔细看石头表面都是蜂窝状的凹坑。又指给我们看这是烛状石、那是豆腐石等。

导游神秘地问:你们谁知道这野柳的镇园之宝是什么?无人应答:。“女王头”!导游大声说。"由于风化严重,这女王头的脖子可能过十几二十年就要断了,到那时候就看不见了,所以拍照的人特别多。"

导游指给我们看远处的女王头,人多拥挤,我不好意思挤到前边去,等我走过去,前边的人已经看完跟着导游向前走了,我瞪大我的近视眼,左看右看也没看清那个女王风化欲断的脖子。时间很短,匆匆走过,同伴喊我回头去找,到女王头处留影,我说来不及了。其实也没什么遗憾,跟一个要断头的女王合影也不会是什么吉利的事吧?哈哈,自我安慰有术。

台湾行 (三)美景篇

去看石头的路上,矗立着一座铜像。一块石头上到有红色大字:林添祯铜像。他是个渔民,因一学生在海边一块大石上摄影时,不慎失足坠海,他奋勇下海救人。虽因气候恶劣,人没救上来,他也牺牲了,但这种舍身救人的精神感动了社会各界。当时的jiang  jie shi还特地前往致意,并下令于当地设立铜像,以倡导林添祯的义勇事迹。

台湾行 (三)美景篇

4、jiang  jie  shi 的住处一一台北士林官邸

去台湾前,我从未想过能去士林官邸看看。那是jiang  jie  shi 和  song  mei  ling 生活了26年的地方。

一行人缓缓前行。导游指着远处开着玫瑰花的地方说,“因为 song  mei  ling 特别喜欢玫瑰花,蒋先生便建了一个玫瑰园送给她"。大家听了这话,脸上突然荡起笑意,都情不自禁地望过去,嘴里说着"好浪漫哦,好浪漫哦"。

然而不知别人是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玫瑰花开着,却缺少点儿活力,缺少点蓬勃的力量。也许没有钟情它的女主人欣赏,玫瑰开放的也不起劲,只是为了敷衍游人而不得不强颜欢笑吧。

也许我想多了。我总爱胡思乱想。送玫瑰园示爱,怎么都算是一件浪漫的事。这又让我联想到  jiang  jie  shi 当初为了与song  mei ling成婚,而改信了基督教一事。连信仰都可改变,可见爱之深切。蒋在争夺江山上是失败者,在爱情上应该算是个胜利者吧。

台湾行 (三)美景篇 台湾行 (三)美景篇 台湾行 (三)美景篇

走着看着,来到了面积不大的两个花园前,西式花园和中式花园,没有太值得玩味的景致。园里的植物造型的长颈鹿坐在一架钢琴旁弹琴,却不看琴键,扭头看向远处,似乎有什么东西惊扰了它。

台湾行 (三)美景篇

终于来到了蒋宋居住了26年的二层小楼前。

我站在那里,细细打量,它周围的树木都特别高大粗壮,从里面向外看容易,从外面向里看,很难发现这里有个居住的小楼。

这里曾经是台北市民眼中不可靠近的禁地,不但是蒋宋家庭生活的重心,也是台湾当时的权力中心。

那对曾经显赫一时叱咤风云的夫妇,如今早已作古。26年啊,这座小楼承载了多少欢笑,多少哀愁,多少秘密,多少恩怨情仇。

物是人非,一切似乎从未改变,一切似乎早已杳无踪迹。1975年jiang  jie  shi 病逝于此。 song  mei  ling 旅居美国纽约,士林官邸逐渐人去楼空,官邸外的花园被改造为生态公园,由戒备森严的禁区,变为游客休闲踏青与寻访历史踪迹之地。

下图是song mei ling 最爱的凯迪拉克。

台湾行 (三)美景篇

4,日月潭和阿里山

游日月潭那天,大雾弥漫,看不见山,看不见树,只看见白茫茫一片,坐了很长时间的车,排了半天队,总算上船了,十多分钟后船就停下来了,说雾太大,什么也看不清,太危险了。

接我们的车还没来,四处走走,看见有四个台湾人组成的乐队正在演出,我们团队里的两个亲姐妹忍不住跟着翩翩起舞。

登阿里山时,淅淅沥沥的雨一直下个不停,可又到处是人,几辆车把游客拉到这里,人挨人,人挤人,伞接伞,组成了一个大棚,不停地有人喊:把伞举高点儿,再高点,别扎着人!

导游把游客分成两部分,放弃登山的由导游B领着,在附近店里逛逛,吃点东西;想登山的由领导A领着,冒雨前行。

我万里迢迢来了,必须选择登山啊。说是登山,其实全是铺平的水泥板路或木板路,到了山上,看到了横倒于地的第一代树的枯干,树龄已逾千年,矗立的第二代只剩空壳残根,高一丈的第三代则枝繁茂盛。 第一代和第三代都拍了照片,第二代拍照的人多,放弃了,此外还有千岁桧、同心木、三兄弟等奇木奇树,导游把我们领到一棵高大的千年老树前,合影留念。

4 自由广场

自由广场很大,很远就能看见白底黑字的牌楼上"自由广场"四个大字,是台湾地区的公共活动广场,以"中正纪念堂"为主体,分布中正公园、自由广场牌楼、瞻仰大道、国家戏剧院、国家音乐厅等公共建筑。导游只给了不到半小时时间,在牌楼前照了几张照片,时间就没剩下多少了,

我和同伴几乎小跑着去了中正纪念堂,迎面台上是端坐着的蒋公铜像,身后墙壁上是伦理、民主、科学的阐述,纪念堂里有很多外国人。

台湾行 (三)美景篇

碰巧赶上纪念堂哨兵仪仗队换岗交接仪式。

一个同团来的大哥生气地说"半小时,连拍两张照片都来不及,这么好的地方给这么短的时间,咱们不回去,爱咋咋地!太过分了,购物的时候一呆呆两个多小时,玩的时候就给这么短的时间。“

这话正合我意。于是,我们七八个人在这里完整的看完了15分钟交接仪式。我感觉他们的仪仗队队员偏瘦,说是一米八左右,却感觉不到有多高,没有我们仪仗队的队员帅气高大。但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上百人看却鸦雀无声,很多外国人都举着相机拍照。

台湾行 (三)美景篇

后来听说墙上的时钟很奇特,1975年4月5日11:50蒋公病逝时,时钟就神奇的停住不走动了。不会那么巧吧,还是时钟也有了灵气,明了人的生死?

这种说法多少有点儿玄。我发现台湾很小的一个地方,一点点小事都能给你说出一个故事来,可能这就是旅游城市的特点吧!

补充说明:

照了很多照片,因为美好的景物上都有我的身影,破坏了景致的美感,没有上传。拍照时没想着写成文章,单纯的景物照片就少了。现在,我特别讨厌美好的景致中出现人的身影,小的模糊的还可以,下次再拍照,就尽量让自己哪凉快上哪儿呆着去。哈哈,总算有了自知之明。

文中只有女王头的图片来自于网络,因为人太多,等自己要拍照时,团队已经走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