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参加300天写作打卡
想要重拾写作的心意由来已久,但是一直怕自己不能坚持下去。犹豫间选择了偃旗息鼓。假期巧遇晓英姐。因为关注晓英姐的简书,知道她也是个喜欢学习和思考的同行者,于是提起了写作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正好碰上小尘老师的第五期“教育行走一起写吧”300天写作打卡活动开始,就果断的报名参加了。
我到底为什么要参加300天写作打卡?
自2008年开始博客写作,前后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从刚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往出憋到现在日常写作无障碍,流畅的写作都得益于这十几年的练习,随之带来的是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首先,通过写作,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更加亲密。自2008年担任班主任后,我坚持写教育叙事,记录了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诸多变化,也在写作的同时,总结了教学中好的做法,对不当的教育行为进行了及时反思。写作让我离孩子们更近,蹲下来看孩子更多,让我能以理解、接纳和包容的心态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并给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这样的做法,为孩子成长营造了更加安全和温暖的心理环境。孩子们依赖我、信任我,几乎是老师指到哪里孩子们就跟到哪里。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孩子们爱上语文、爱上阅读打下了伏笔。
其次,通过写作, 我对语文学习的意义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进入小学,最初老校长安排我带品德课。在我多次恳求和争取下,才终于安排我转岗到语文课。初登语文讲台,以为语文课就是带着孩子们认认字、读读课文、抄抄词语、写写作文这么简单。后来随着年级的增加,发现语文学习绝非易事。更重要的是,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学好了语文,其他学科才有了学习的根基。不仅如此,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感染,还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谓得语文者得天下,说的恰如其分。同时,也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在别人嘴里,老师只不过是个教书匠,但事实上,老师还应该是孩子人生成长的引领者和守护神。一个好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得遇好老师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幸事。也是从那时起,我立下了一辈子当好老师的誓愿。
再次,经由写作,我和我的家长朋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任班主任之后,我坚持每两周给家长写一封信,每一封都会详细反馈孩子们两周以来的学习情况,对接下来两周的语文学习计划和班级活动组织做详细说明,并提出要求家长配合的方面。每份信件打印后发给孩子们带回家读给家长听。如果有需要和老师书面沟通的情况,也会要求有能力的家长给老师回信。于是,信来信往,成了家校沟通的主要途径。在文字中,家长看到了老师的用心和执着,老师也在家长稚嫩的文字里读到了辛苦和无奈,相互理解、相互支招,家校关系在一来一往的信件中变成了更加融洽的合作关系、朋友关系,其乐融融,同心协力,孩子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最后,写作倒逼了阅读。想要持续的输出,必须有大量的输入,否则,思考缺乏深度、表达干巴直白,缺乏感染力。为了证实自己的一些思考,印证一些想法,夯实理论根基, 从2008年开启阅读,我坚持阅读专业书籍,广泛涉猎文化类、历史类、哲学类书籍,逐步走上了专业阅读的道路。
同时,写作也成了我和儿子的另一种沟通方式。从小学写成长日记开始,到现在,每逢孩子的成长的重要节点,我都会通过文字和儿子沟通。从困难问题的解决、做人做事的方法、到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我都通过文字,帮助儿子分析即将面对的现状、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他科学预判、理性抉择。同时,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和接纳、鼓励和肯定。也因为充分的沟通和表达,我和儿子始终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爱的滋养让儿子更加阳光自信。
这是写作带给我的好处,正因如此,心里始终有个要写下去的梦想。
当然,此番重拾写作,还和我的工作岗位调整有关。两年前,我调整到了学校领导岗位。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校长就是学校的官,但我不敢这么想。从接到任命的那一刻起,内心诚惶诚恐,本领恐慌、德不配位令我焦虑不安。聆听了全国很多优秀校长的讲座,在我眼里,校长必须是一所学校思想和专业的引领者。常常自问:自己何德何能坐在这个位子上?惟有加快自我提升,尽快适应校长岗位的要求。这让我又一次想到了写作。我想通过写作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同时在阅读中厚积专业理论知识,读写并行,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想记录自己关于教学、管理以及学校发展的一些思考。走上领导岗位,工作纷繁复杂,人常常容易失心,生活容易失序。我更想在写作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心性,沉淀自己的思想,只有内心坚定、方向明确,才能更加笃定的走下去。
一直有一个写书的梦想,后来因为工作岗位的调整搁浅。现在,在坚持三十天写作打卡之后,这个梦想重新被点燃。期待着,经过这个三百天、下一个三百天、甚至更多的三百天,我的文字也能变成铅字,感染带动更多的读者,执着于教育,做一个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这就是我要坚持三百天打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