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七夕节≠情人节》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七夕节。
试想一下,在天气温暖,草木飘香,晴朗的七夕之夜,与心爱之人并肩坐在上坡的草地上,抬头仰望着天空上繁星点点,银河绚烂,想象着牛郎织女踏过浩瀚的银河来相会,此情此景,就差再来上一段《虫儿飞》的BGM背景音乐助助兴了,真是要多温馨就有多温馨,要多浪漫就有多浪漫。
所以,渐渐地人们开始习惯于将七夕认为是中国般的情人节,有人甚至干脆称之为“七夕情人节”。仿佛在七夕不去互诉爱意,约个会谈个情,搞一些浪漫缠绵的行为就根本不配谈爱。
事实上,七夕原本与爱情并无太大的关系,七夕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又称“乞巧节”、“少女节”,“女儿节”,这是少女们过得节日。在古时这一天,少女们会向传闻中聪慧贤良、心灵手巧的九天织女乞求智慧与技艺,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更加娴熟,更加精湛,当然了这其中也包含着一些乞求姻缘巧配,待将来能够嫁一个好人家的意思。
东晋葛洪在其著作《西京杂记》有描写“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开元天宝遗事》中亦有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的记载。
除了宫闱之内,七夕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醉翁谈录》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由此可见当时的七夕节是何等的热闹。古人往往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七夕乞巧物品,市场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那一天,街市上人山人海,车马难行,丝毫不逊色于最为盛大隆重的春节。
然而现今的七夕节,却已有些异化变味了。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一天里朋友圈、抖音以及各大网上各大新闻贴吧社交论坛上,肯定又是无数丧心病狂般乱撒狗粮秀恩爱的男男女女,或者其他的什么;另外社会上各大商场,珠宝化妆品购物专柜一定是人满为患。
不知从何起,七夕似乎已经演变为无良商贩们的销售狂欢节,实在是有些莫名其妙。
另外,从牛郎织女这个流传了千年的故事来看,七夕之夜只不过是人家夫妻久别重逢,共诉相思之情的日子。“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无论怎么看,这都是很悲情的事情。而现今我们却借机进行狂欢,是否有失妥当?
是否让七夕回归乞巧本意,拒绝泛现今社会娱乐化的污染?
值得深思。
随笔《七夕节≠情人节》